人類的祖先在背負重物過程中摸索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象葡萄牙人背酒的木桶,尼泊爾人的背簍,中國南方山區采藥人的背簍都是人類祖先背負重物的經典之作,他們使用的背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形狀都是錐形。
怎樣理解錐形是合理的重力傳遞方式呢?物品的重量由地心引力作用產生
登山包自上而下傳遞,一個上大下小的容積,物品在上方呈分散狀,由于從上到下逐步縮小,所以重心也在逐步收縮,后集中到下方支點,這個支點的大小應易貼近身體與受力點結合為前提,所以重力的合理傳遞重要的因素是背具的形狀,因此背包的合理形狀是上大下小,當然背負系統的貼合也很重要。
在認識了重力傳遞合理性之后,我們還需要了解科學負重問題,就是說什么樣的負重方式省力?在媒體上我常看到這樣的報道,背著大包走天下、背著大包野營去,客觀上講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背的概念是肩部受力承重,重力的傳遞是從肩到腰,從腰到胯,從胯到腿再到腳,實際上全身都在用力,多環節力量傳遞,增加體力消耗是不難理解的。如果純粹用肩部承受重量,一天下來,一定是肩酸腰疼。登山包的科學使用應該是腰部主要承重受力,而重心放在腰部,減少了承重受力的傳遞環節,也減少了不必要體力消耗。背著感到舒適輕松也是自然的,正確的說法應是馱著大包,肩部只是掌握平衡和輔助受力。我們在向客戶推薦介紹背包時也應該告訴他們相關知識。
背包結構
1997年我在北京的《旅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也說登山包》的文章,第一次提出登山背包在結構上劃分為三大部分的概念——即背負系統、裝載系統和外掛系統。后來許多文章沿用了這個提法,實踐證明這個劃分是合理的、準確的。三大部分各司其責,分擔不同的責任。
背負系統:背負系統之功能是保證承重及背負的舒適性。
登山包結構上包括肩帶、胸帶、腰帶、肩部受力帶、包底受力帶、支撐裝置、通風裝置和調節裝置(簡稱五帶三裝置)。背負系統是背包科技含量的核心,一只背包性能優劣大差別也在于背負系統,性能良好的登山包其背負系統在設計上不僅考慮通風,而且便于重力傳遞、承重強和舒適。
完美的背負是在逐步發展中實現的。背負支撐裝置早期常見的有U型管、雙鋁條;改進型背包采用了“∏”字形鋁片加摸板支撐,并根據身體曲線造型;為了提高背負性能,二十世紀末,歐洲背包制造商發明了“TCS”背負系統,這種背負采用合金管框架支撐,選用高強度、高彈力鈦合金管定型,大大減輕了材料重量,并使其受力強度更高,也更加均衡,其大容積背包增設腰撐,使承重受力更加渾然一體。
為解決行進中仰視,該系統設計了凹陷頭靠。為了適應不同背負者體型個性,有的背包腰支點軟墊可打開,內加一個襯墊,可解決臀部消瘦者受力點與腰支點結合不牢的矛盾。人性化設計使“TCS”背負系統,在歐州登山包背負性能測評中,連續六年獨占鰲頭,被譽為“智能背負系統”。
背負系統通風裝置是背負舒適的重要指標,制造商通常采用柔軟的通氣材料隆起,雙肩部設計成造型軟墊,腰支點處裝一個可調的透氣軟墊,使背部縱向、橫向形成鞍部,從而良好的解決了通風性。
背負系統調整裝置是在固定裝置基礎上發展而來、固定結構只能適
登山包應特定身高,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于是制造商開發了可調式背負(一般常見于歐款包)。可調式背負又分為上調式和下調式:上調式一般在肩帶根部設階梯調整,下調式則是在腰帶中部安裝調節裝置,這兩類調節方式雖然都能根據背負者形體調整背部距離,但受到一定限制。
為解決這一矛盾制造商開發了腰肩連接無極調整式,其完全克服了前兩種調整方式的限制,背者可根據個人的需求任意調整到合適位置,從而找出佳感覺。仍有一些品牌采用固定結構(常見于美款包),他們認為固定式更穩定,用S-L不同的號碼適應身高。
背負系統的五帶功能是保證背包與人體可靠結合,保證正確受力傳遞并輔助承重。其材料、工藝、設計方式直接影響著背負的舒適性。
為了保證肩部舒適,制造商發明了“S”肩帶,使肩帶既能饒開頸部并且不卡肩窩,材料用高溫模壓形成多層泡膜加之富有彈性的萊卡布外層,使肩墊柔軟舒適;其肩部受力帶采用通體連接,不僅保證了背負重心調整,也滿足了承力的要求;
胸帶是背負系統的小部件,但并非是無足輕重的部件,胸帶主要作用是調整雙肩帶開距,增強背包穩定性并有利于呼吸;
腰帶是背包承重部位,通常由腰墊和腰帶構成,采用活動設計,腰帶用尼龍貼固定在背包的底部,取下后可以微調上下,以求找出佳結合點;背包腰底調整帶又分單帶、雙帶兩種,專業款的背包都是雙帶調節、交叉受力,保證了背包底部和腰撐與腰部的可靠結合。
背包裝載系統的結構一般不太復雜,通常有主袋、頂袋、側袋、附袋等構成。主袋多采用上下分層式,即上端和中部各設一個開口,中間裝活動隔層,可連通亦可斷開,其優越性在于使用者可依據需要分裝物品,上下都可以取出。
背包頂袋也叫頭包,設在背包頂部,有單包結構和雙包結構,裝一些小物品取拿十分方便。側包亦稱耳包,像兩只耳朵設在背包兩側,為了外掛方便,有的包不設側包或采用隱藏式側包設計,也有的采用活動側包設計,使用時隨時裝上,使用外掛時可拆下來。附袋指附設在主袋外的小包,依附在背包正面或側面,目的便于分裝物品,有的附包可單獨取下來使用。
雖然裝載系統功能是裝載物品,然而設計是否科學也直接影響到舒適性和受力傳遞。如背包的雙“V”字形設計理念,就是吸取尼泊爾背簍和葡萄牙背酒桶受力原理,將自己背負支架設計成上大下小的“V”字形,把背包主袋的形狀也設計成上大下小的錐形,顯然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傳遞重力的合理。
外掛系統:背包外掛系統的功用是為增加攜帶物品數量,方便綴掛不規則物品。
一款專業的登山包,外掛系統是必不可少的。背包的外掛系統具體可分為頂掛、側掛、背掛、底掛等,通常采用點固定或條固定方式。點掛式一般設一組或兩組對應掛點,使用時采用四點捆綁固定。
條掛式通常是在背包正面裝兩排外掛條,每條設若干個固定點,其固定物品更具有隨意性,較少受形態的影響。專業背包的設計都有許多獨到之處,高低錯落的長短冰鎬掛點;便于托起側掛物品的小插袋;
獨特的冰爪固定結構及高強度防刺破的合成皮革墊;使外掛系統在使用中既方便又耐用。這種來自實踐的理性化設計,保證了背包在負上的完美性。合理的使用的外掛系統,可使你的背包容量增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