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臟可用中性的清潔劑清洗背包再置于陰涼處風干,但避免曝曬太久,因為紫外線會傷害尼龍布,健行過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養,背包被劃破就要即時縫補,要選用較粗的針線,是專門縫補椅墊的針具須縫牢,尼龍線可用火烤斷。
收藏背包須是陰涼、干燥的環境,避免發霉損害背包布外層的防水鍍膜,平日檢查主要支撐點,如腰帶、肩帶,背負系統的穩定性,避免墊片惡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鏈該換就要換,不要等到東西溜出背包才補救。
打包方法
登山包
登山包減重技巧;
適合你的軀干
為了測量你的軀干,伸出一個軟的卷尺測量從你第七塊脊椎骨(以你的脖子為出發點有很多突出的骨頭)沿著你脊椎骨的輪廓向下直到你臀骨之間的那個低的尖端。
為了找到那個點,在各自的臀部放一支手,用你的拇指指著那個點。減輕你髖骨的痛苦,那個是髖部的帶子(hipbelt),而不是一個腰帶。它應該騎在你的髖部(從腰部至大腿向側方伸出的骨盆或骨盆部位的突出部分),以轉移重量到你的骨骼結構上。這是因為這種帶子到骨骼的聯系,帶子是有護墊的。確定這個護墊在前面不會接觸;你將需要一些空間去系緊它。
適合你的肩部
一些肩帶從背負冒出像個大Y字,有些像個大H。一些你能夠調節到適合你的脖子和肩部。肩帶應該把背包固定恰好在你的肩膀頂部的下面。
從那里,他們應該成為一個與你的肩部緊密結合的外套。帶子的底部至少應該在你的腋窩下留出一個手掌的寬度,這樣它不會縮上去。
如果這些帶子不能夠匹配你脖子和肩部的輪廓,它們將會夾痛你,給你留下瘀傷。調節你的起重帶子,以完美的45度角,起重帶子(load-lifterstrap)將幫助你移去在你肩部周圍的重量,或者甚至讓重量離開你的肩部移到你的髖部。
一旦你的腰帶(注:即髖部的帶子hipbelt)和肩帶調整得非常正確,感覺就好像一個皮帶從你的肩膀頂部一直跑到框架并且拉緊了它。不要讓你的胸帶使得呼吸困難,這個帶子和帶扣是連接兩個肩帶的,以操縱壓力落在你肩部的哪個位置。
移動這個帶子的上或下以獲得舒適的位置。
保持你的頭部活動自由
如果裝得太多或者太高,你將不能向上看小鳥和云彩。調節你的頭包讓它傾斜遠離你的頭部。協調你的負重,你好的辦法是在買包的時候假裝你正在考慮出去進行一次長途寒冷的遠足。把你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裝進一個帆布袋子,包括食物(允許每天1到2磅),并且把它們在你做為決賽選手的那些登山包里放好。然后背著這堆東西四處走走,多走幾次。
原理
負重原理
為了說明問題,作一個假設,設定兩個體力指數相等的人,一個人體重60KG,負重25KG,那么此人總重85KG,另一人體重85KG,那么二人的承受重量也是相等的。假如兩人都步行30公里,那么誰會占優勢呢?大家一定會說徒手者會更優勢,這個設定或許不十分合理,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明問題。為什么徒手者占優勢呢?
那是因為徒手者總重量實現了和自身完美的結合。根據背負重物的受力規律,我們可以得出一種結論——完美結合、合理的重力傳遞,才是科學的負重。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完美的結合、合理的重力傳遞呢?這涉及到背包的一個核心技術。大家知道背包舒適、承重的核心技術在于背負系統的設計,而背負系統的舒適、承重在設計上需要解決那些問題呢?
我認為至少要解決四個環節,即穩定性、貼合性、通風性、重力傳遞合理性,其實四個環節在背負的設計中是融合在一起的。
A.穩定性要求首先確定合理的承重點。根據背包承重原理尾骨上方的腰窩是主承重點,腰窩連接到雙側胯骨頂端是主要受力區,雙肩是輔助受力并掌握平衡的區域,因此背包要在受力區域解決好合理的承重支點分布。
我認為三點支撐的受力方式合理,肩部兩個支點左右排列可以避免背包橫向擺動(旋轉),腰部和肩部的支點上下排列可以避免背包前后擺動(旋轉),通風性的要求支點盡量少,而穩定性至少需要三個支點,因此背負的承重支點好是三點合理分布。
B.貼合性要解決的問題是背包與身體的可靠結合,可靠的結合也是穩定性的要求。貼合要求松緊適度,松則不穩、緊則箍,因此背負貼合性的設計上通常是用連接調整方式解決的。
用腰帶調整腰部、胯部的貼合,用雙肩帶調整背部上方的貼合,用包底受力帶調整背包底部的貼合,用雙肩受力帶調整背包上方的貼合,當你合理地調整了四個貼合受力結構后,你的感受是背包和身體有機融合在一起了。
C.通風性要解決的是散熱問題。人在運動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尤其是在炎熱季節,散熱不好會很難受,因此需要通風排解散熱,一個好包的背負設計解決穩定、貼合性通常是把支撐點凸起。
而凹下去的部分就成了空氣通道,使運動中的熱量得到及時的散發。
D.重力傳遞的合理性:重力傳遞的合理性是背負系統的關鍵,而解決重力的合理傳遞首先要了解重力傳導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