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很多朋友喜歡購買健身器材,雖然健身器材可以幫助健身,但是你知道嗎?如果你購買不當的話,反而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那么購買健身器材要注意事情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健身器材的選購注意事項吧。
對健身器材的選購,很大一部分朋友們是盲目的,經不起推銷員的忽悠就購買了,而不去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下面就和小編看看健身器材里面有哪些彎彎繞吧。
缺斤短兩
記者在文化商城看到,這里銷售的健身器材種類很多,有啞鈴、跳繩、拉力器、健身圈、滑板等。在一家名為體育用品的商店里,記者拿起一只15公斤的可調式橡膠啞鈴,掂了掂,很輕,而且啞鈴片和固定用的螺絲已經粘在了一起。
記者又拿起一只相同重量的電鍍啞鈴,取下一只2.3公斤的啞鈴片,稱了一下重量,結果只有1公斤多一點兒。記者又量了它的尺寸,直徑只有12厘米,厚度為1.3厘米。(同樣規格足重的啞鈴片,直徑大約為17厘米,厚度大約為2厘米)。
其他幾只啞鈴片的重量和尺寸也很小,就是說,這只啞鈴的實際重量比標注的重量大約小一半。
缺斤少兩的問題,在購買健身器材的時候很常見,而重量之間的大小和加個方面餓有很大的差距,這方面尤其體現在啞鈴購買的時候。
比如,足重的30公斤電鍍啞鈴價格在260元左右,而不足重的價格只有100~140元。公園東路一位經營體育用品的商人告訴記者,這幾年鐵的價格一直在漲,有些廠家為了節約成本,生產時便會缺斤短兩。
而且許多人購買和練習啞鈴時對重量要求不是很精確,能用就行。因此,不足重的啞鈴才會蒙混過關。
三無產品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有些健身器材甚至是三無產品。記者在內蒙古師范大學附近一家名為奧強體育休閑的商店里看到,有的跳繩有包裝、信息標識齊全,而有的則是裸露的,也沒有生產廠家、廠址、商標等信息。
在文化商城內幾家體育用品店,記者還發現不少跳繩、健身圈、滑板等健身器材,也沒有生產廠家、廠址等信息標識,屬于三無產品。
記者問店主為什么沒有生產廠家,店主說:“質量肯定沒問題,很結實的。再說這些東西能用不就行了?”
存在安全隱患
很多的健身器材都有質量的問題,而且使用的壽命短暫,且還有安全隱患方面的問題,比如螺絲松動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這樣會比較容易發生危險。
內蒙古大學的學生張偉告訴記者,他喜歡用拉力器來練習肌肉,曾經花20元買了一個沒有包裝和產品信息標識的拉力器。“它的彈簧接口不是很結實,當時我也沒在意。
結果有一次,我在練習的時候,一根彈簧突然脫鉤了,正好打在我的手腕上。手腕上立刻有了一道血印,疼得我寫字時連筆都握不住。幸虧沒彈在眼睛上,否則眼睛就瞎了。”
售后服務差
內蒙古大學一位健身愛好者孫強說,他在文化商城內一家體育用品店買了一根30公斤的臂力棒,結果只用了1個月彈簧就有些松弛了,無法恢復到以前硬挺的狀態。
“臂力棒要是彈簧松了,鍛煉效果會大打折扣。我找到店主要求更換,但是店主以購買時間太久為由不予更換。我想去投訴,但是由于當時沒有向對方索要發票,只能自認倒霉。”
據了解,許多體育用品店在出售健身器材時不為顧客提供相關票據,因此,出現質量問題也無法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