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要清洗的就是鏈條了,長時間騎行后,鏈條上容易粘上許多泥沙。洗鏈條的方法多種,筆者在這里介紹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使用煤油洗鏈條,把粘有煤油的抹布包住鏈條去來回拖動。弊端就是會讓自己身上留下異味,沾上油垢和油漬。第二種方法則是用洗潔精。這需要注意的是在洗鏈條的時候,好能使用45度左右的熱水,這個溫度更容易發揮其清潔作用。除了需要用粘有洗潔精的抹布來回擦拭鏈條外,好再用粗一點的毛刷子慢慢的把每一節鏈條刷一次,很快黑色的鏈條就會呈現出原有的色澤。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保養前,必須用干的抹布抹干單車上的水,特別是鏈條、飛輪、牙盤,可以的話好是等單車上的水全部干后再進行保養。
山地自行車的規格與要求
作為競賽的自行車,第一,必須是人力推動;第二,不準裝有任何防風(減少空氣阻力)設備,但可裝變速器;第三,自行車長不能超過2米,高不得超過75公分,中軸與地面距離為24——30公分,中軸到前軸距離為58——75公分,中軸與后軸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55公分,車座前端垂線在中軸后不能超過12公分。車把寬度不少于75公分。車輪直徑、車座、車架形式等可自行選用。
為了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公路賽車必須性能靈活,前、后剎車有效,用橡皮或軟木塞堵住車把管頭。車上不能有尖銳零件,螺絲不許突出。
檢查要點
自行車要經常擦洗,保持清潔。擦拭自行車,可用50%的機油與50%的汽油混合作為擦拭劑。只有把車擦拭干凈,才能及時發現各部位的故障,抓緊修理,保證訓練和比賽的順利進行。
運動員每天都應該將自己的車子擦拭一遍。通過擦拭,既能保持自行車的清潔美觀,又能幫助檢查自行車各部位的完好狀況,培養運動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檢查車輛時要注意:車架、前叉等部位不能有裂痕和變形,各部位的螺絲要旋緊,車把能靈活轉動。對鏈條的每個節結都要仔細檢查,除去裂縫節,換掉死節,保證鏈條正常運轉,不要在比賽時裝換新鏈條,避免新鏈條和舊齒輪不吻合 而掉鏈,必須更換時,應將鏈條和飛輪一起更換;剎車系統 各部件齊全,閘皮與車圈之間間隙度適合,剎車靈敏有效;飛輪與變速器合作,每個檔位運用自如,傳動迅速,各彈簧的伸縮度適中,變速線光滑暢通。每次訓練或比賽結束后, 應將變速裝置全部回位,減少彈簧壓力,延長變速器使用壽命;檢查各軸承部位的轉動是否良好,有無損壞現象,特別注意旋緊右中腕螺絲;腳套、皮條及腳蹬要完好無損,車座要保持與橫梁平行,不能傾斜,前后位置適中,座皮若有損壞,立即更換;車輪裝正,若有偏斜或變形,會使車輪上下跳動或左右搖擺,必須校正。
每次檢查完車子后,親自試車,做為后驗證性的檢查,以確保完好,能隨時投入使用。
自行車的潤滑
自行車各零部件之間產生相對運動的形式為滾動運動和滑動運動。軸承部位產生滾動摩擦,鏈條、鏈輪、飛輪之間及其它運動著的零件之間則產生滑動摩擦。要減少運動時的摩擦,應該隨時加添潤滑劑,將各部件之間的直接摩擦,變為與潤滑劑之間的相對摩擦;各部件不直接接觸,把干摩擦變為濕摩擦,減少摩擦阻力。騎起來潤滑,輕便,節省體力。因為濕摩擦產生的阻力只有干摩擦阻力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濕摩擦產生的熱量小,零件不會因過熱而變形,降低了磨損,保護了零件。尤其在雨天進行訓練和比賽時,更應注意給各部件加添潤滑劑,防止由于水份侵蝕而造成零件失靈或損壞。因此,每個自行車運動員應特別重視潤滑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