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熱身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活動起來,讓肌腱、韌帶以及肌肉等做好反應,保證身體協調性。運動之后的拉伸,可以把經過運動之后變得緊張的肌肉、肌腱,做一個適當的放松,以便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但是如果我們忽視這一點,可能一次兩次不會出現明顯問題,但是隨著跑步頻數的增加,身體會慢慢出現問題,最終導致膝關節受傷。
第二件事、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每天都跑步,風雨無阻,精神感人,但是這樣一來,我們的關節以及周邊的肌肉、韌帶都得不到很好的休養,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因此運動雖好,也要勞逸結合,注意休息,每周堅持3——5天的跑步就可以了,要保證兩三天的休息,避免加重膝關節損傷。
第三件事、不重視跑步環境
現在的道路基本上就是水泥地,很堅硬,如果在這樣的地面跑步運動,會對膝關節產生很大的沖擊,加重關節磨損,影響身體健康。另外像一些石子路,磕磕絆絆,不但傷膝蓋,還很容易絆倒跌傷,出現摔傷等。所以跑步的時候,盡量選擇塑膠跑道,有彈性,比較軟,對膝關節有個緩沖,不會出現太大的健康問題。
第四件事、盲目跑步
如果你想要減肥,之前沒有進行跑步運動,是不建議一次性就跑10公里的,身體吃不消。因為肥胖的身體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加重磨損。此時應該散步,快走,來控制體重,等到體重恢復標準,然后再進行適量跑步。但是也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來,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另外,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跑步強度。如果身體健康,可以在進行跑步。但是如果你上了年紀,關節在平常走路的時候就已經有不適感,這時候不能逞強,強迫自己進行長距離的跑動。
總結一下,跑步雖好,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合理的運動環境,運動之前要做好熱身,勞逸結合。做到合理科學的運動,減少運動損傷。否則盲目堅持只會帶來身體傷害,影響健康。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