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行健身運動只要是為了鍛煉身體,讓我們更加健康,更加強壯,但是不正確的健身方法,或沒有充足的準備很容易讓我們受傷。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運動肌肉拉傷怎么辦,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希望大家能有效避免運動損傷,更安全的健身。
肌肉拉傷與酸痛的快速處理方法
肌肉拉傷的早期治療原則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首先做冷敷,用冰塊敷患處,或將傷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來水下沖洗。冷敷后加壓包扎,抬高肢體,這種方法有止血、鎮痛、防腫的作用。包扎時先用海綿墊敷傷部,再行彈力繃帶包扎,松緊度適中。包扎24小時后拆除,視其傷情再作處理。早期不宜做按摩和理療,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的滲出,使腫脹加重。傷后三天內避免重復致傷動作,三天后可進行功能性練習。一周后,可逐漸恢復鍛練,但伸展時以不引起傷處疼痛為度。
肌肉酸痛是很常見的中現象,很多長期不運動的人在激烈的運動后就會有明顯的肌肉酸痛的感覺,這很正常。一般肌肉酸痛多為延遲痛,是在運動后8~24小時產生的肌肉酸痛,可持續二三天,甚至更長時間。
一般認為,肌肉酸痛的產生,是由于肌肉運動時氧氣供應不足,靠肌糖元無氧分解釋放能量供肌肉收縮,糖無氧分解時產生一種叫做乳酸的代謝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除,乳酸就在肌肉和血液中堆積起來,由于組織缺血缺氧和酸性物質的刺激,以及運動引起的肌肉本身的損傷或肌肉痙攣等因素,都會導致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是發生在運動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經過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幾天后就會自動消失,只要經常堅持鍛煉,并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就不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現象了。
預防和緩解肌肉酸痛的方法是,在剛開始鍛煉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漸進增大。另外,每次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在出現肌肉酸痛時,局部肌肉的運動可適當地減小,可采用變換肢體練習的方式,緩解局部肌肉的酸痛和消除疲勞。在運動后要做一些使肌肉放松的整理活動,也可用毛巾局部熱敷或按摩酸痛的肌肉,這樣都有助于緩解肌肉酸痛。
運動性腹痛的處理
如今,喜歡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小編經過了解,知道很多健身的朋友在運動過程中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現象,醫學上稱為“運動性腹痛”,這要引起重視。運動后引起腹痛,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
1)準備活動不充分
開始運動時運動量過大,由于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運動水平就加大了運動強度,特別是心肌力量較差時,搏動無力,影響靜脈血回流,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淤血腫脹,增加了肝脾被膜張力,以致產生牽扯性疼痛。
預防這類運動性腹痛,關鍵是運動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內臟器官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