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手快帶
右腳稍前,手臂自然彎曲、外旋,拍面前傾,稍向后引拍。迎球時,肘關節內收,將球拍引至身體的左前方。在球的上升期,借助腰、髖的力量,手臂向前帶球,擊球的中上部。
3、反手快撥
左腳稍前,兩腳的間距略比肩寬拍形前傾,手腕向左上方立起,以前臂發力為主。擊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上部。
主要用拇指和中指發力,食指放松,手腕作伸和外展動作,借來球的力量向右前方發力。
4、反手快攻
右腳稍前,上臂和肘關節靠近身體,手腕作曲和內收,引拍至腹前偏左的位置。堝球的上升期,肘關節內收,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發力并外旋,手腕同時配合作伸和外旋,拍面前傾,擊球的中上部。
5、反手拉攻
右腳稍前,手腕自然下垂。引拍時,球拍在腰部帶動下向左后下方弧形轉動。膝微曲,腹稍收,身體重心略下降,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上摩擦。擊球時主要用拇指和中指發力,食指放松。
6、反手扣殺
右腳稍前,上臂和前臂先向左側后方引拍至肩處,拍面稍前傾,腰、髖向左轉動,然后協同腰、髖、腹的力量,在球的高點期或下降期,擊球的中上部、上臂帶動前臂同時向右前方揮動扣殺。
練習乒乓球發球技術時要注意什么
1、拋球手在擊球點下方。原來運動員的發球,擊球點多在拋球手的上方或與拋球手基本上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造成拋球手擋住擊球點,在前方和裁判員的位置根本無法看到擊球狀態。
對這一動作,要滿足新規則的要求,在拋球后,拋球手要盡快離開擊球點的前方。實踐中感到,拋球手放在擊球點的下方比移到其它地方,發球要自然一些。
2、拋球路線不能過斜,過后。目前,運動員發球往往容易向身體內側斜后上方拋球。這樣,便于發力,發出高質量的旋轉球,但是,這也造成身體對擊球點的遮擋,特別是側身發球。
在新規則要求的操作中,拋球則不能太往后,一般在身體垂直軸附近容易讓人看清。當然,像多數后手發球和下蹲發球,把擊球點放在身體正面,那看得將是非常清楚的。
3、身體位置與球臺端線夾角小于180度。如果在發球時,兩腳的站位與球臺端線的夾角在180度附近,那么無論如何在現有常規發球的狀態下,都是難以讓人看得見擊球點的。
好是兩腳站住在發球前就與球臺端線保持一種銳角狀態,這樣在發球時,上身對擊球點遮擋的概率就會小許多,保險系數也就大多了。
4、身體不要過于前傾。發球時,身體前傾過大,甚至有的運動員的上身與臺面幾乎在一個水平面上,就特別容易造成肩部由于來不及移動,遮住擊球點。
所以,在發球時,上身要直起來一些,略前傾,上身與下身的夾角至少要大于100度,才能較大限度地保證讓人看清擊球點。
5、擊球點適當下移。擊球點靠上,容易使胸部由于轉體不及時,擋住擊球點。發球時,擊球點好在腹部高度。這樣,由于受到轉體對擊球點清晰度的影響相對較小,發球時的擊球點容易讓人看得見。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乒乓球技術的防守與發球技巧都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今天小編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乒乓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大家一定要堅持鍛煉,后小編提醒大家在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