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注意場所選擇
春游宜在田野、湖畔、公園、林區、山區等場所,以攝取較多的“空氣維生素”——負離子,起到健腦驅勞、振奮精神的作用。
六要防止意外事故
春游時,應盡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獨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時,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隨身帶好常用的急救藥品。
七要熱水洗腳
春游時腳部肌肉不停地進行收縮運動,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熱水洗腳可使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足部血液循環,還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熱作用恢復正常。
春季健身運動要有良方
第一方、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基本的當是要做好熱身活動。
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于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第二方、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醫生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于五行中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第三方、時間和天氣很關鍵
大清早出門,空氣中迷霧蒙蒙,竟見一老伯旁若無人地在大馬路邊伸腿彎腰,身旁不遠便是呼嘯而過的車流,周圍經過的更是人流詫異的眼神,如此“高難度”的鍛煉方式,能做下來的真沒幾個,更何況是一位已屆耄耋之年的老人家。
我們常有這種錯誤觀念:每天早晨鍛煉是好的。然而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
研究表明,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臟病發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
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好、吸氧量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上午由于處于兩餐之間,進餐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吸收,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有消化疾病,身體較弱者還會有餐后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不適合此時運動。鍛煉時間安排在傍晚,就避免了這些可能。
結語:生命在于運動,告別冬季的慵懶,是時候進行戶外健身了,健身的好處不僅僅是瘦身減肥,而是可以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上文講解的健身注意事項以及健身要點等常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