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是第一次擊球,發球方可以不受對方制約,選擇合適的位置,按自己的意圖把球發到對方球臺的任何位置,以壓制對方的進攻,為自己進攻創造有利條件,甚至直接得分。
所以,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中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第一個環節。按照規則規定,乒乓球比賽采用輪換發球制,一場比賽中對抗雙方發球的機會基本相等,大致各占一半。
在比賽中,發球方總要充分利用發球的有利條件,攻擊接發球方,力圖掌握戰局的主動性。由此可見,運動員處在發球地位時,能否及時地利用主動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環節,而發球的質量高低則是關鍵。
發球技術要領及基本要求
球拍觸球的部位是制造旋轉的重要因素發強烈下旋球的秘訣:用拍頭接觸擊球。
發球時,不管用多大力量,發出多快的速度,如果是靠近球拍的內側(拍柄部)接觸球時,則不能發出旋轉球。
用正手發球時,球拍接觸球的部位應是球拍的左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下部)。因為接觸球拍的右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上部)制造球的旋轉很難,一定發不出下旋球。
因此,優秀的運動員利用這些原理,用同樣的動作,隨著觸球的部位不同,旋轉就會發生變化。
對于初中級乒乓球運動員,為了能發出下旋球來,首先要注意使球拍與球接觸的位置準確,再加上摩擦球的動作,就會像優秀運動員那樣用同樣的發球動作,發出不同的旋轉。這樣,打球的路子就會越來越寬,從而為戰勝對手增加幾分把握。
加強摩擦是制造旋轉的關鍵
初學者及中等水平的選手發下旋球時,應注意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轉動,這樣球在球拍上“吃球”時間會加長,旋轉也會增加。
練習時首先要加強摩擦球的意識,以肘關節為中心,前臂向上彎曲后向前下方用力。
優秀運動員在發球時,引拍拉手后,在球拍與球接觸的瞬間手腕用力。如撞擊多,球的速度很快,但旋轉不強。
初練發球時,肘關節和手腕不能用力太多,先注意肩和上肢的用力,然后練好摩擦球,漸漸把速度發出來,后注意在接觸球的瞬間,利用手腕與身體的協調用力把旋轉速度發出來。
利用引拍拉手的慣性力量發球
發球時,球速的快慢與球拍揮動的速度有很大關系,因此,利用引拍的力量發球很重要,就像助跑一樣。
要想發球質量高,引拍拉手后,球拍與球接觸時的位置是在身前擊球;在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后直接向前用力摩擦,球的旋轉也會強烈。
發急球(快球)時,利用引拍的慣性力量,然后向前加速撞擊,這樣球的速度就會相應加快,用這些方法練習發球一定能收到效果。
另外,發球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后用力加速,利用引拍的慣性會使發球的旋轉與速度得到大限度的提高。
發球三大要素的配合,是發球質量的保證
發球的三大要素是觸球時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觸球時的瞬間速度。為了發出高質量的球,這三大要素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這三者不配合好,發球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其中,接觸球時的拍型角度是根據自己想發的旋轉來決定。例如,發下旋球時,球拍與球接觸時摩擦球要薄,方向幾乎平行,用力時要有爆發力,也就是突然性。
結語:看到這里,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乒乓球注意事項及基本常識有一些新的了解,同時對于乒乓球發球技術也能掌握一些,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科學健身,健康運動,在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