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騎行常識:騎友誤入的禁區
中國幾乎99%的人都會騎自行車。但是會騎車并不等于會通過騎車來健身。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一些騎行中的誤區。
誤區一:姿勢
錯誤的騎車姿勢不僅影響鍛煉效果,而且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比如雙腿向外撇、點頭哈腰等都是不正確的姿勢。
正確的姿勢是身體稍前傾,兩臂伸直,腹部收緊,采用腹式呼吸方法,兩腿和車的橫梁平行,膝、髖關節保持協調,注意把握騎行節奏。
誤區二:動作
一般人認為,所謂的蹬踏就是腳往下踩,車輪轉起來就行。其實,正確的蹬踏應該包括:踩、拉、提、推4個連貫的動作。
腳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后收縮回拉,再向上提,后往前推,這樣正好完成一圈蹬踏。如此有節奏地蹬踏,不僅節省力氣還能夠提高速度。
誤區三:速度
許多年輕人貪圖騎得遠和快,例如沒有騎過長途的一下子騎了50公里,而且在途中只追求速度、力量。這樣其實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嚴重時膝蓋會出現積水。運動量、頻率和強度是運動的三大原則。
建議初學者找到合適自己的頻率后再增強運動量,普通人每分鐘的蹬踏頻率在60至80次左右。每次騎行至少要有20分鐘高頻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熱身,使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不適合騎自行車長途旅行的人群
1.患心臟病的人,這些人忌做任何劇烈運動,其中包括蘭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爬山等等,而騎自行車旅游就屬于劇烈運動的范圍。這些人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并且發病非常突然,極易發生騎行事故。
2.血壓高的人,這些人在騎車的時候,特別是高速騎車,有突發腦溢血的危險。
3.患癲癇病的人,這些人如果在騎車時突然發病會有很大的危險。
4.做過腦部手術的人,這些人有發生癲癇病的潛在可能。
5.患閉塞性脈管炎的人,這些人在長時間騎自行車的過程中會引起腿部(主要是小腿和足尖)的疼痛。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步行都是很困難的。
6.孕婦,由于身體不靈活,在騎行的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騎行中疼痛與不適的處理方法
跟腱
位于腳腕的后部,連接腓骨肌肉和腳后跟。這部位疼表明蹬踏動作有問題或是鞍座的高度不合適。可以改變腳的蹬踏位置和重新調整鞍座的高度解決。
腳腕
上述情況也能使腳腕發生疼痛,也可能是平足所至,如果你是平足,可以采取在鞋里放一些整形墊的辦法來解決,再一種可能就是曲柄或腳蹬軸彎曲而造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