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的回暖,進行戶外跑步是個不錯的健身方式,堅持跑步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但是不正確的跑步姿勢會陷入一些跑步誤區。那么都有哪些跑步注意事項需要了解呢?今天就向大家介紹關于跑步的健身常識。
想要更好的強健身體,那么就要掌握一定的跑步技巧以及熟悉常見的跑步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跑步注意事項
1、晨跑忌空腹
清晨,當起床到室外長跑鍛煉的時候,不久出現了頭暈、惡心、眼花、心動過速等癥狀。這是一種低血糖反應,原因是在起床后沒有喝水引起的。
清晨空腹鍛煉不僅會引起這種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日子長了還會引出某些生理功能紊亂。同時,晨跑中加之呼吸加快,出汗排水,肌體缺水狀態加劇,造成咽喉干燥疼痛,口角發炎,嘴唇干裂,兩便不暢,甚至便秘。所以,晨跑忌空腹,起床后應喝一些水。
晨練運動量大的人,可飲些淡糖水或淡鹽水。這樣可以防止肌體因缺水而引起疾病,而且還可以降低血液的濃度,使動脈管變寬,血液循環的更加流暢,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
特別應該提出的是,如果起床后不飲水便晨跑,等跑完感到口渴時才大量飲水,既不科學又不解渴,因為水在體內約半小時才能輸送到肌體的各個組織。
2、晚練忌長跑
患有某些疾病或因工作、學習條件的限制的人,不能在清晨鍛煉,只能在晚上活動。晚練也是健身的好時間,但忌長跑或劇烈活動。
因為長跑或劇烈運動使血流量加大,大腦皮層興奮,很難安靜入睡。身體過度疲勞,也會影響睡眠質量。睡眠不好,精神不佳,又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如此惡性循環,會出現過度疲勞癥,有損身體健康。
3、長跑忌快速
從運動醫學研究的角度看,健身長跑忌快速。因為慢速的長跑可以預防延緩或減輕動脈的硬化,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有利于心臟血管病患者的康復,能使人增加食欲、精神爽快。
如果運動量過速,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健身長跑宜慢速。
4、長跑忌急停
人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運動鍛煉,如果突然停止,血壓就會明顯下降,血壓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比正常情況下分別增加10倍和20倍。
這種化學成分在血液中的變化又具有加速心跳,加強血管收縮和升高血壓的作用。這種變化產生了急驟的矛盾,一方面是血壓下降很大,一方是人體釋放大量激素千方百計要恢復血壓。
兩種“勢力”相斗的結果是血壓急下急上,心臟負擔增大,心律失調,以致猝死。
長跑運動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長跑時除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掌握適當的距離和速度外,千萬注意長跑后忌急停,這樣才能防止血壓大幅度升降,使心臟得到調節。
5、老人、婦女、兒童長跑忌量過大
老人往往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已經減退,因而除跑的速度不宜快以外,還要特別注意量力而行。
一般可以從快步走開始,轉入慢跑,距離也宜先短后長,速度由慢到快,而且應選擇在安靜、平坦和寬闊的路面上進行,切忌到山坡、河邊或車流量大的路上去練長跑,以防發生意外。
婦女則在經期、孕期、產后兩個月內不宜練長跑,否則,容易引起月經過多、月經失調、流產、子宮位置異常等疾病。
少年兒童的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大腦皮層工作耐力及心臟持續工作能力較差,因此,少兒練長跑應嚴格掌握運動量,避免過度疲勞。一般情況,10歲每次可跑800米左右;11~14歲可跑 1500米左右,15~17歲可跑30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