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作為我們的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運動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乒乓球技術的掌握是需要大家長期訓練才可以的,那么乒乓球技巧都怎樣練習呢?打乒乓球的好處及正手進攻技術又有哪些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正手進攻技術是選手們常用的一種乒乓球技術,它考驗了選手的靈敏度、步伐的變化、以及擊球的力度。下面就來具體講解。
正手進攻技術
一、臺內短打技術
要想自己的水平有長足的進步,一定要掌握好臺內的進攻手段和方法。水平越高,對臺內的技術就要求越高。從目前擁有的技術量分析,臺內進攻性技術的方法多,這說明臺內短打已經成為乒乓球力爭主動,先發制人,搶先上手的主戰場。
常見的有挑、點、撇、突、拉、封、帶等。挑、點、撇主要是從提高速度和講究落點為主,突擊體現的是力量與速度的結合,拉則是旋轉與速度兼有,封、帶是針對對方進攻帶有防守與反擊的雙刃劍,主要是通過速度與落點來體現攻擊性的特點。
臺內的進攻性技術在結構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靠前臂和手腕的運動來完成擊球動作,這是由于臺內的空間特征和來球方向的狀況所決定的。
因此,擊球時間早,一般要在高點期之前完成擊球動作,動作幅度小,干脆、利落,動作還原快。
二、近臺進攻技術
與臺內進攻技術比較,近臺進攻技術在力量上要優于短打技術,主要原因是動作的空間較大,參與擊球的身體部位較多,在擊球時機的把握上也很靈活,因此,技術的質量較高,威脅自然就要大。
常見的有突擊、拉、攻、帶、滑等。突擊一般搶在高點期之前出手,動作小、力量大,速度快,落點刁,具有相當大的威脅,但由于旋轉的因素,缺乏穩健,擊球時機的把握難度較大。
拉主要是指拉弧圈球,特別是在對方來球是下旋的情況下,穩健又兇狠,可以把旋轉和速度有效的結合起來,是上手技術的佳選擇。
快攻中還有一種快拉的技術,目前已經少見,但對于還沒有掌握弧圈技術業余球手來說,在對付削球的過程中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攻球是快攻技術的一種主要技術,尤其在相持中使用普遍,包括上旋對峙和打弧圈技術。滑板技術是快攻技術的一種演變,有很大的欺騙性,也是正手技術中一種有效的進攻方法。
近臺技術與臺內技術一起,共同構成了“前三板”的主體架構,“前三板”技術的質量,在整個賽局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中遠臺進攻技術
如果說臺內、近臺是技術在運用時機和技巧上的體現,那么,中遠臺進攻性技術則是在實力上的較量,它更多的是檢驗以力量和旋轉為基本特征的搏殺。
中遠臺進攻性技術是大限度的動員全身的各個部位投入運動,是對雙方在技術質量和綜合運用能力上的一種考驗,也是決勝的階段,因此,中遠臺技術的成熟與否,決定著你能不能攀上技術的高峰。
常見的中遠臺進攻性技術有拉、攻、扣殺。這是主要技術之間的對抗。尤其是中臺技術,在相持中的搏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正手進攻性技術分臺內、近臺、中臺和遠臺,有著不同的要求,臺內和近臺技術對精確性、靈巧性有很高的要求。
體現在前臂與手腕的結合、擊球時機的把握、旋轉的判斷、拍形的調整、移動搶位、落點的控制等方面。中遠臺技術在力量上、節奏上、體能上和移動范圍上要求較高,體現了對技術質量和綜合運用上的需求。
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能更加清楚的認識乒乓球運動的規律,并遵從這些規律來指導自己的練習,使自己達到“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無明顯漏洞”的要求。
正手進攻性技術的練習
一、突出主要技術的練習
盡管正手進攻技術的名稱復雜,種類繁多,但核心技術是突擊、拉和快攻。
其它技術都是在此基礎上分化和繁衍出來的,只要我們抓住核心技術反復練、經常練,千錘百煉,精益求精,就能達到特長突出,實現觸類旁通,也就是說通過核心技術的練習,來帶動其它技術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