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3.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
4.要循序漸進的練習,跳繩的速度和時間長度應根據個人情況來定。一開始每次運動時間5-10分鐘即可,然后逐漸延長時間。
5.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并且跳繩前不可大量飲水。
6.跳繩運動后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后,才可以停止下來。之后要記住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要循序漸進練習
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慢到快,由易到難。先學單人跳繩的各種動作,然後再學較復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繩動作。
活動時間
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學校學生可利用課間操或下課時間或課外活動時間練習。
三、兒童跳繩的好處
跳繩能提高兒童記憶能力
不少兒童會數數,但往往是背書式或機械式的,他們并不明白數的真正含義。由于在跳繩過程中不斷數數和跳繩次數所建立的“對應關系”,從而使抽象枯燥的數字變成了具體形象的事物。這樣,使兒童的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并提高兒童的興趣,因而將抽象記憶轉變為形象記憶。
跳繩能促進兒童心靈手巧
人的機體在運動時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的積極思維,而跳繩時的自跳自數正是這樣,通過信息的來回往返,促進大腦思維加快,判斷更準確,肢體活動靈活有力而達到心靈手巧。
同時,能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從而促進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跳繩能培養兒童節奏平衡
跳繩活動是左右兩只手和左右兩只腳都同時操作且有一定節奏的活動。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左半腦和右半腦協調發展,還可培養孩子具有規律性節奏感,使兒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發展。
跳繩能形成兒童的方位知覺
在跳繩活動中,有時是單人跳,有時會雙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時還會簡繁結合跳出許多新花樣。這有利于培養兒童準確地形成時間概念和方位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