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做為我們國家的“國球”,國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乒乓球選手。打乒乓球的好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提高身體的靈敏度以及免疫力。但運動時難免身體會受到一些傷害,那么乒乓球運動損傷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又有哪些乒乓球的基本技術需要了解呢?今天就向大家介紹有關乒乓球的運動常識。
在運動時,身體的全身心的投入,避免不了有意外發生,下面就例舉常見的乒乓球運動損傷的部位及防治措施。
一、腕部損傷及防治措施
常見損傷原因
腕部主要由8塊形狀各異的小骨做成,鑒于這個解剖特點,我們的手腕才可以作出如此靈活的各種動作,也正是因為小骨多的原因,因此也是容易導致腕部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腕的活動范圍較小,當擊球時,整個手臂起到速度杠桿的作用,手腕快速做出內旋外展動作,如果腕關節靈活性不好或腕關節力量較差則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防治措施
1、作好腕部的準備活動。
2、養成使用(護腕)護具的好習慣。
3、不要發“死”力。
4、在輕度損傷時,若腕部出現疼痛、活動受限、腫脹等癥狀。可選擇在48~72小時后,用中藥來熏洗,適當進行按摩,促進淤血的吸收效果更好。重度損傷時則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施治。
二、腰部的損傷及防治措施
常見的損傷原因
乒乓球運動的損傷多以腰骶部為主,約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多。在乒乓球的運動中,身體始終要保持上肢前傾的一個狀態。
這時,腰椎的棘上韌帶始終保持上體前傾的狀態,骶棘肌也長時間處于收縮緊張狀態,許多運動員在運動結束后不注意放松,致使局部過度疲勞,以致積勞成損。
在乒乓運動中,幾乎每一次擊球,都離不開轉腰這個動作,腰部活動以大肌肉群為主,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大肌肉群的惰性尚未克服,也是造成腰部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
1、打球前一定要做好腰部的準備活動。一般活動腰部2~5分鐘即可。
2、損傷較輕一般指局部軟組織或韌帶輕微損傷。減少活動或者停止活動;適當做些按摩、拔罐、遠紅外照射、貼膏藥等,一般5~7日可愈。嚴重損傷指腰部軟組織或韌帶撕裂、小關節明顯錯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等。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在執業臨床醫師指導下系統治療。
三、膝關節的損傷及預防
常見的損傷原因
據統計,在各類損傷中,膝關節的損傷比率占30%以上,由于在打球過程中,膝關節始終處于半屈曲位,關節周圍韌帶處于緊張和牽拉狀態(如繃緊的橡皮筋)。
如果運動前膝關節沒有進行適應性(或順應性)訓練,在突然過度牽伸時,就容易造成膝關節內外兩側副韌帶的運動損傷。另外,膝關節損傷和運動員的打法有關,拉攻型和削球型打法的,下肢的活動范圍大、幅度大且速度快,造成膝關節負擔過重,故容易導致損傷。
因此,要根據個人情況調整打法類型,也可以加強膝關節的鍛煉以減少損傷發生,如通過站樁、蹲馬步來加強股四頭肌力量;通過壓腿、劈叉來提高股后肌群的柔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