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概念
①削攻,是指削球類型選手在比賽戰術使用上即削又攻。
②以旋轉變化為主,即把削球在旋轉上的變化作為得分的主要技戰術手段,在出現機會球時,適時地進攻。
(2)戰術運用階段
在比賽開始階段,利用搓球旋轉的變化,和緊逼大角的方式,造成對方進攻失誤,或出現可以進攻的機會球。在相持階段,則通過削球在旋轉和落點上的變化,來導致對方進攻或回接球失誤。
(3)實施戰術的主要技術
搓球、削球、擋(拱)球、球拉(攻)。
戰術模式的運用方法
發球及搶攻,線路落點、發球方式、使用條件、搶攻要點和使用原則與以近網控制為主的戰術模式相同。
接發球及掄攻,線路落點、回接球方式、使用條件、搶攻要點和使用原則與以近網控制為主的戰術模式相同。
相持中的削與攻,線路落點是在削球過程中,把線路和落點控制與旋轉結合起來,回擊對方進攻力量薄弱的地方。
回擊球方式,削、搓、拉、打。
使用條件,如對方步法移動能力差,可以多調動對方,如果反手弱,可以多控制其反手位。
旋轉變化要點
相持中,即退臺削球時,把旋轉變化和削底線球結合起來,使球弧線變低,加大對方回擊旋轉球的難度。
把旋轉變化和削開兩個大角結合起來,通過移動增加對方出現技術動作錯誤的次數;把遠臺慢削和中臺快削結合起來,通過節奏的變化,造成對方回擊球失誤。
使用原則
在相持階段中,用削球進行下旋相持的目的有兩個,即通過逼開角度和旋轉交化,造成對方直接失誤或出機會球。
在主動把用削球進行下旋相持轉成上旋相持時,則是通過一兩板的拉球實施上旋干擾,為削球在旋轉交化上有效性,提供策略上的幫助。
頭部
頭部盡量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伸展到大限度后慢慢收回,然后分別轉向左右肩部至大限度,慢慢收回。
上肢和肩部
胳膊一支背到頭后面,彎曲小臂,用另外一只手拉住肘部往后拉。一支胳膊伸直,另一支成彎曲向上,把伸直的胳膊放到彎曲胳膊里用力往里夾,肩部得到伸展。胳膊還可以背到背后雙手手指交叉,往后伸展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