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運動時發生昏厥
參加運動時如果精神過度緊張,或久蹲后突然起立,就很有可能會發生一過性低血壓現象,出現頭暈、耳鳴、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癥狀,嚴重者會當場發生昏厥。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適當休息后大多可自行緩解。
9、運動后出現血尿
多見于長時間劇烈運動者。有資料顯示,在跑完全程的馬拉松運動員中約有15%的人會出現血尿。
這是由于在劇烈運動時,全身肌肉、關節等處的血液需要量猛增,使供應腎臟的血流量減少,造成腎小球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原本不能通過的紅細胞透過血管壁而進入尿液中,便形成了血尿。
運動性血尿一般經過一周左右的休息即會逐漸消失。如果發現血尿顏色較深,或是持續時間過長,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以防發生急性腎炎。
10、運動后出現哮喘
大多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可能與冷空氣刺激呼吸道有關。預防的措施是注意保暖,冬季在進行室外活動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冬季運動的好處
冬季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能鍛煉不怕嚴寒的堅強意志,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防止發生各種疾病。“冬練三九”這句諺語,就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鍛煉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冬季參加體育鍛煉,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縮,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
同時,體育鍛煉還能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性,使體溫調節中樞能夠靈敏、準確地調節體溫,適應寒冷的環境,提高人們的御寒能力。所以堅持冬季鍛煉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強8-12倍。
冬季在室外鍛煉,不斷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造血機能發生明顯的變化,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體適當增多,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
所以堅持冬季鍛煉的人,很少患貧血、感冒、扁桃體炎、凍傷、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晝短夜長,陽光微弱,如在室外鍛煉,能彌補陽光的照射不足。陽光照射對身體有好處,如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人體皮膚、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對人體能起到消毒作用等。
陽光還能使皮下的脫氫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促使身體對鈣磷的吸收利用,有助于骨骼生長發育,尤其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在室外鍛煉,更有重要的意義。
冬季,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圍爐取暖,在空氣污濁的室內打撲克、閑聊天,也有的人留戀被窩、睡懶覺。這樣下去,身體得不到應有鍛煉,體質衰退,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容易發生疾病。
冬季鍛煉的項目,一般以長跑、武術、球類、滑冰、滑雪較為合適,少年兒童可選擇跳繩、踢毽子、跳橡皮筋;老年人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靈活掌握。
由于冬季的天氣寒冷干燥,再加上天寒地凍場地硬,如果不注意鍛煉的衛生,容易發生凍傷、感冒、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結語:生命在于運動,天氣是越來越冷了,但是我們不要懶在家里不運動,適當的進行運動能夠幫你抵抗寒冷。上文向大家介紹了一些冬季運動、運動的注意事項等常識,希望能引起伙伴們的重視,在冬季選擇適度運動,才會擁有健康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