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想要讓自己的身體健康長壽,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健身運動。冬季運動比其他季節來說健身效果更加明顯,對身體更有好處。那么在冬季運動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哪些運動適合冬季鍛煉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冬季運動的健身常識。
生活中的運動有很多,當然到了冬季,像游泳類的運動就不太適合鍛煉了,下面詳細的介紹了幾種冬季運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熱瑜伽
熱瑜伽主要是在冬季為了讓人們在一個很好的環境下運動而設置的。一般的瑜伽室都是以室溫為主,而熱瑜伽則是將室溫調至30℃左右,溫度類似于夏日的溫度。
這樣能有效地排除冬季體內的毒素,同時在此溫度下,人體的肌肉和韌帶更柔韌,人們運動也就不易受傷。
另外,在冬天練瑜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的狀況,可能是因為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不夠,造成肌肉的韌帶沒有打開。
要達到全身微微發熱,微微出汗的效果后再進行其他練習。有些人為避免寒冷,室內練習時緊閉門窗,但瑜伽練習注重調息,建議在室內練習時適當保持空氣流通,只要沒有直接的冷風吹到身體上就好。仰臥或坐姿冥想時都要蓋好毯子,手腳都要裹起來,以免寒氣入侵。
2、散步
每天只需要進行20分鐘的散步,就有可能讓你在整個冬天都不受感冒困擾。研究者得到的數據說明,進行過能加速心跳的運動鍛煉后,人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高可下降三分之一。
每次2公里左右,散步頻率每分鐘50-70步,每周3-5次,步態放松。散步時,頭、肩、臀部、膝蓋和腳呈一條直線,應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保持這個被稱為“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勢。
冬季的飯后散步可以改到室內進行,是注意的是不能飯后立即就運動,而應該在飯后半小時之后在進行。
“飯后百步走”只適合平時活動較少,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飯后立即“百步走”。
3、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必須得法,需要循序漸進。練拳時間長了,運動量大,氣血通暢,冷天練拳也不凍手。
但初學者則不行,因為冬天血液的新陳代謝減緩,寒冷使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腳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易出現手腳冰涼。長時間手腳冰涼,不僅難受,而且還容易生凍瘡及其他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手腳的保暖。建議晨練的老人戴手套,穿寬松厚底的棉鞋,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注意防止凍傷。而且,如果練習太極拳時手腳冰涼,養生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4、滑雪
具冬季特色的運動莫過于滑雪了,從皚皚白雪上飛馳而下,確實是一種享受。
滑雪除了好玩之外,對身體也有很多益處。滑雪可以稱之為一項全身運動,既可以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也可以練習協調能力。
滑雪的實質就是掌握平衡的過程,在重心不斷變換中找到平衡點,而與平衡力關系密切的莫過于協調能力,只有充分的協調好全身的各個部位,才能在滑行中取得好的平衡效果。
除了在滑雪前進行一些充分的熱身運動,當出現體溫過低時,應及時補充熱的甜品飲料。甜熱飲料不僅可以提高身體溫度,還可以及時補充糖類,提高運動能力。但在運動前也不宜吃的過飽,以免滑雪時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
5、滑冰
大大小小的滾軸冰場、真冰場也開了不少家,你去過了嗎?夏天的時候,你可以去滑滑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