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機受傷問題
一、問題出在使用方法上
很多人健身的姿勢并不正確,跑步技巧沒有掌握好,全身肌肉不協調,這些因素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傷。比如腳落在跑步機上時應當前腳掌著地,再緩沖到整個腳,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既要協調又要有一定的收縮張力。這樣腳落在跑步機上發出的聲音會比較輕柔。而有的人,腳落到跑步機上時發出特別重的"啪嗒啪嗒"聲,這很可能是用腳掌直接落地缺少緩沖所產生的結果。整個腳撞擊地面,地面對腳對身體有個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會對踝、膝關節產生撞擊,長期反復輕微磨損,對關節會造成傷害。
二、多數初學者不會用跑步機
首先,跑步姿勢不正確。很多人跑步時習慣腳抬得很高,全腳掌著地,這種落地方法很容易蹲腳 ,而且容易損傷膝關節;還有些人跑步時習慣抓住扶手,含胸弓背,人體重心前傾,就加大了腰椎壓力,時間久了會造成腰椎勞損,在跑步機上鍛煉時一定要收腹挺胸,收緊腰背部肌肉。擺臂不正確也會造成身體不適,不要左右擺臂,要前后擺臂,否則會造成重心左右擺動,對膝關節產生不利的影響。
其次是速度選擇過快。一開始就選擇比較快的速度,在對跑步機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選擇較快速度,容易失控、緊張,甚至摔倒。初學者應當先從慢走開始,從起跑過渡到正常步速應該循序漸進。在上跑步機前還先要弄清楚跑步機的各項功能,尤其是要搞清"緊急停止"在哪里。初學者在初次跑完步后下來會有暈暈的感覺,所以下跑步機后好先站一下,穩一穩再走,防止摔倒。
第三、運動強度過大
初學者過一段時間適應后,再慢慢增加時間。跑步的密度一般是兩天一次。運動時,心率每分鐘120次為宜。
第四、鞋選不對
有些鍛煉者穿的運動鞋底部有厚厚的氣墊,這種底部帶氣墊的鞋會造成落地不穩,時間長了易導致膝關節和踝關節損傷。在跑步機上跑步,好穿雙慢跑鞋,慢跑鞋比普通鞋要輕,鞋底也比較軟,適合在跑步機上用。如果沒有,普通的運動鞋也可以,但是要選擇比較輕軟的,底子不要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