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俯臥撐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做前要充分按摩、甩動、拉伸上肢,防止肌肉僵硬;練習中要摸索適合自己的俯臥撐形式,合理控制運動負荷。
俯臥撐鍛煉肩膀肌肉
俯臥撐是無人不知曉的健身方式,不過,不同的俯臥撐也有不同的鍛煉效果,改良版倒立俯臥撐就是一種高強度的鍛煉方法。它結合了倒立屈臂和俯臥撐的動作,效果等同于臥推。但由于手臂推動的是全身,而不是一根鐵桿,因此,身體需要運用更多肌肉維持平衡。
改良版倒立俯臥撐的動作要領很簡單,先做普通俯臥撐的起始姿勢,然后將雙腳提升到一張椅子或者一個箱子頂上,雙手撐地向后移動幾步,臀部朝天,上半身成一條直線。然后以做俯臥撐的標準,保持上下半身成固定角度,屈臂,頭部盡量靠近而不觸碰地面,然后伸直雙臂恢復原始姿勢。
每次做幾個,多做幾組,要保證技術正確,而非單純追求數目,一旦無法完成標準動作,即應停止鍛煉。
中老年人不適宜做俯臥撐
俯臥撐加速了全身血液循環,而俯臥撐運動時屏氣,使胸內壓、腹內壓瞬間增高,促使胸腹腔內臟器的血液迅速回流至心臟,亦可造成血壓急劇升高。實驗發現,做俯臥撐時健身者的血壓與心率比靜息時高出20%~30%。俯臥撐運動是人從靜態中突然發力,在血壓瞬間迅速升高的同時,增加了心臟的負荷,使心肌的耗氧量劇增,血液又被抽調到肌肉中,心臟血流相對減少。
因此,對于原有基礎疾患的人群,盲目進行俯臥撐時就有可能發生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栓塞、出血等致命性疾患。以本山大叔為例,原本患有未察覺的腦血管瘤,以及可能存在的動脈硬化血管彈性差,當其行俯臥撐時,血壓升高,觸發了顱內動脈瘤的破裂出血。
2007年,美國耶魯大學曾對90名大動脈瘤破裂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24%的人在發病前1小時內做過重體力勞動,其中就包括做俯臥撐。而在我國,男性50歲~59歲動脈硬化率為86.2%,女性為60%,這些人做俯臥撐的風險不容忽視。
所以說,俯臥撐雖然動作較為簡單,但是動作要領要是挺有講究的,并且老年人關節開始退化,不適宜做俯臥撐運動,以免傷害到身體的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