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的時候在運動后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現象。有的時候甚至啪樓梯都需要用手攙扶,但是這中現象在5-7天后基本消失。這是神馬原因造成的呢?運動后肌肉酸痛又該怎么辦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后的第二或第三天出現,很多人會有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覺,這種一般在鍛煉后24小時后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癥"。鍛煉后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運動醫學上一般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一種是運動后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種是在運動后幾小時或一夜之后才出現,并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癥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癥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后疲勞。
肌肉酸的其原因
肌肉的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可引起肌肉結構成分的物理性損傷。
新陳代謝的增加,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
肌肉的神經調節發生改變,使肌肉發生痙攣而致疼。
肌肉酸痛的處理
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并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
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后休息1分鐘,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