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位
1、常用的站位是發球者站在緊靠前發球線和中線交叉的地方。這個站位發球適宜于反手發網前內角,這個站位發出的網前內角球飛行路線短,過網后球托向下不易被對手撲擊。站位靠前便于第三拍封網。缺點是不利于發平快球。這種站位好結合發后場外角平高球。
2、發球選擇面廣的站位是發球者站在位于靠中線距離前發球線約0.5米的地方。站在這個位置發球可以發網前內、外角球、平快球、平高球以及各種線路的球。
3、站位距離中線較遠的發球。這種發球站位主要用于結合發網前外角球攻擊對手后場內角。
三種站位各有優缺點。第一種站位由于距離球網太近發出的球角度受到限制,不利于發平快球。第二種站位由于距離球網比較遠球的飛行路線相對比較長、對方有多的判斷時間。第三種站位一般很少用主要針對反應比較慢的對手。
二、發球路線
1、發球的路線選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調動對方站位
對于回動比較慢的對手我們可以發外角球調動對方接發球者到網前或者后場外角借以撕開對手的平衡站位,為我方回擊做好準備。
比如:我方發網前外角球對方接發球者在外角回擊我方后場高球,這時,我方后場隊員就可以針對對方接發球者回動慢的特點選擇回擊對方接發球者背后的后場球,我方后場隊員后場擊球比較強的話更可以扣殺接發球回位過程中的追身球。同樣,我方發后場外角球以后,我們也可以針對對手回動慢的點吊對方接發球者的網前球。在打球的實踐中這兩種打法好的效果就是對方兩名隊員搶著接后場球和網前球。
2)避實就虛
根據對手的接發球站位選擇發球路線。對于站位靠后上網步伐比較慢的對手我們盡可以發網前內外角球,一般不會被對方撲擊。對于后退步伐慢后場擊球比較差的對手我們可以以后場平高球為主要發球路線(在我們球隊對付妹妹合適)。對于站位遠離中線的對手我們也可以發后場內角平射球突襲。
3)發球要有變化
發球的落點要不斷調整不要總是發同一個落點線路的球,這樣容易被對手發現規律。我們發球還要在發球的動作節奏上有變化。讓對手難以掌握我方發球的規律。
總之,我們發球一方面要掌握不同的對手的技術特征同時還要掌握對手的心理特點。努力發出“突然 善變 落點刁”的球。
在這里說的雙打防守范圍主要是以右手執拍為例。
雙打中只要隊友或者自己給了對方高球,自己這方立即要轉入防守隊形,即左右站位。左右兩邊站位的隊員怎么防守?兩個人的防守區域重點在什么地方?這是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左邊隊員適合接哪些球?一般球員正手打高球和反手接低手球相對于反手打高球和正手接低球要更有利一些。基于這一點,我們可以這樣劃分左右隊員的接球范圍。
一、當對方打來后場高球和網前球時
1、左邊的隊員主要接后場高球,其范圍從后場左邊底線一直到右邊隊員的身后底線。這樣的范圍除了后場左后角是反手擊球區域外其他都屬于左邊隊員正手后場球。如果簡單地以中線為界進行防守那么后場中線的球也該右邊的隊員接球,這個時候發球戰術右邊的隊員就是接反手后場球。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很明顯,左邊隊員應該照顧后場三分之二的部分。
2、右邊的隊員主要接網前球,一般來說,反手接低手球、撲網前球都要比正手強。對方打過來的網前球應當主要由右邊隊員回擊。網前左三分之一處仍由左邊隊員負責接,這主要是考慮左邊隊員距離對方擊球的落點比較近。
二、對方回擊扣殺球時
1、左邊線的球由左邊隊員接、右邊線的球由右邊的隊員接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2、對方回擊的中線殺球如果落點靠前則主要是右邊隊員接;如果靠后則主要由左邊隊員接。
三、接球后如果回擊的球是網前小球如何轉位
這個很簡單,誰放的小球誰就上網前負責防守網前,另一個隊員則后退至后場準備進攻。
這些問題的敘述主要是基于兩名隊員技術水平比較一致的情況。如果兩名隊員一個側重于后場技術、一個網前技術比較好那就要看雙方的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