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邊后衛還要有一定的速度,助攻時能突破對方的防線,防守時能避免邊鋒用速度硬吃。因此,對于邊后衛的要求也非常全面,必須要攻守平衡,而且對于其攻守能力的要求更高。邊后衛并非一個很容易勝任的職業。
中后衛
中后衛是門將前面的后一道防線。防守幾乎是中后衛的全部職責。一名優秀的中后衛重要的就是位置感。
中后衛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惕,想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守門員想要的是中后衛站在你的面前,而不是隨隨便便就跑到邊路去了。
因為對于中后衛來說,一個失誤就是致命的,很可能就給對方造成了進球。對于中后衛來說,經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在當今足壇,像盧西奧這樣的進攻型后衛也屢見不鮮。
清道夫
清道夫,指在足球比賽中承擔特定防守任務的后衛。分為進攻型和防守型。進攻型清道夫也叫做自由人,“凱撒大帝”貝肯鮑爾是自由人的開山鼻祖,他以獨到的大局觀、細膩的腳下技術和優雅的球風,為自由人做了好的詮釋。
自由人活動范圍很大,既可以在后場頂死對方前鋒,還可以屢屢前插,為己方前鋒送上精彩的助攻。而防守型清道夫也叫做拖后中衛,門將前的后一道防線,坐鎮后防,哪里有危險就上去補位,巴雷西就是這一位置的代表。
門將
門將是己方球門前的后一道防線,也是在所有球員中唯一一個可以用手觸球的球員。人們都知道一個優秀的守門員抵得上半只球隊,門將往往可以左右一支球隊的命運。
門將出色的發揮往往能拯救整只球隊,而如果一旦門將發揮失常,球隊往往難逃厄運。
相信大家看了《瘋狂的足球》之后,會對門將這一角色在足球比賽中所起的重要性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場上戰術常規陣形
4-4-2,由4名后衛4名中場2名前鋒組成.由于使用了4名后衛這種陣形在中場的配置上很多變,包括:2邊前衛+2后腰、2邊前衛+2中前衛、2邊前衛+1前腰+1后腰(即4-3-1-2陣形)、4中前衛等。
4-5-1,由4名后衛5名中場1名前鋒組成。
4-3-3,是一種傾向于進攻的陣形。由4名后衛3名中場3前鋒組成。3名前鋒使得球隊進攻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場的控制相對較弱。
其中,3名前鋒與3名中場配置決定了球隊的進攻傾向。常見的1中鋒2邊鋒+2后腰1前腰的陣形較傾向于從邊路進攻(前腰往往也可向邊路運動)。也有較少見的3中鋒強打中路的陣形。
4-2-3-1,這個陣型其實就是由4-5-1陣型演變而來,這陣型大的變革在于祭出雙后腰,這能增強球隊的防守。
此外,在進攻上,這套陣型存在很大的變化。如三名負責進攻的前衛,可以平行站位,也能夠與前鋒形成菱形。
比賽戰術
弧線球,足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使球呈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運行中,由于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產生壓強差而形成。
由于球呈弧線形運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
常用于繞過位于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守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魚躍撲球,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撲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騰空撲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圍,故能撲出用其他動作難以撲到的球。
全攻全守,荷蘭足球的代表,足球運動戰術之一。一個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隊員都在進攻和防守的職責,稱為“全攻全守”。
根據比賽中攻與守的需要,每個隊員都可到任何一個位置上發揮這一位置隊員的作用。這一戰術打破了陣式對隊員的束縛,能充分調動和發揮隊員的積極性的才能。
同時,對隊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和意志品質、戰斗作風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74年第10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米歇爾斯帶領的荷蘭隊使用這種打法,拿到了亞軍的位置,被譽為國際足球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下底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邊線進攻中,通過個人帶球突破,或集體配合把球推到對方端線附近,然后長傳至對方球門前的戰術方法。
攻方在快速推進中,常乘對方防線陣腳未穩時,采用此法中間包抄以射門得分。
外圍傳中,也稱“45°角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當攻方有球隊員在邊線附近與對方球門約成45°角的地區時,用過頂長傳把球傳向處于對方罰球區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頭頂球連續進攻,稱為“外圍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