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之呼啦圈
呼啦圈又稱健身圈,20世紀50年代流行于歐美、澳日等國。由于其輕便美觀,練習活動占地不大,很快成為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
熟練者能獲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較好的運動與發展,能有效提高人體腰、髖、膝關節的靈活性、柔韌性。呼拉圈除了可當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賽、雜技表演,或當成減肥用具使用。
呼啦圈可用藝術體操的圈代替,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練習者通過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繞環運動,使呼拉圈繞身體旋轉。
圈繞身體某一部位旋轉的時間越長,或一人同時旋轉的圈的數量越多,則表明其水平越高。這項運動對素質要求不高,練習的身體各關節的運動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屬自然性動作,適合不同年齡的人。
呼拉圈運動趣味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既能培養練習者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又能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在美國中小學課外活動開展得較為廣泛。
自從八十年代呼啦圈傳入中國之后,就被大眾所喜愛,呼啦圈在全國各地都相當普及。
作用
經常參加呼啦圈運動能夠保持良好的身段,使得身體的腰腹、臀腿肌肉不僵硬、不退化。
強健的肌肉力量,健美的身體形態以及良好的身體活動幅度與運動能力是生命活動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健身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體力與經驗進行各種呼啦圈的腰腹運動。
呼拉圈由塑料或橡膠制成,其規格、重量沒有嚴格的規定。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也可用藝術體操的圈代替,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練習者通過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繞環運動,使呼拉圈繞身體旋轉。
圈繞身體某一部位旋轉的時間越長,或一人同時旋轉的圈的數量越多,則表明其水平越高。呼拉圈按練習者的身體部位可分為:頸部運動、腰部運動、腿部運動、膝部轉動、踝部轉動、手部轉動和臂部轉動。
適合不同年齡的人
這項運動對素質要求不高,練習的身體各關節的運動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屬自然性動作,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呼拉圈運動趣味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既能培養練習者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又能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在美國中小學課外活動開展得較為廣泛。
轉呼拉圈是項大眾喜愛的健身運動,特別受女孩子的青睞,因為轉呼啦圈,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瘦身塑形。
對于減肥者來說,可以到達顯著瘦腰瘦小腹的目的。
快學技巧
1、雙腳站立,與肩同寬,兩臂在身后呈3點和9點位置,握住呼啦圈,使之與身體保持30公分
呼啦圈運動遠。吸氣挺胸,盡力夾緊肩胛骨。
2、順時針轉動呼啦圈。
3、回到初始姿勢,逆時針轉動呼啦圈,直到右手置于頭部正上方,左手置于臀后。堅持10秒鐘,慢慢深呼吸,之后恢復初始狀態。
運動時長
運動頻率:每周4~6次,每次2~3組,每組20~30分鐘,組間休息20~30分鐘,一般不超過45分鐘。
搖呼啦圈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可以達到運動瘦身的效果,不過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長。
因為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并不很強,惟有延長運動時間而且是持續性的運動,達到有氧運動的階段,這樣才可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及過多的熱量。
到底應該搖多久才能達到健身效果?不妨參考國家體委會推行的“三三三”運動,每周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一百三十下。
由于搖呼啦圈的運動強度不夠,如果要增加心跳速率,就必須要加快搖動的速度。
飯前飯后1小時之內不運動;不將呼啦圈放在脖子上運動;兒童僅將呼啦圈作為娛樂進行玩耍;女性孕期、月經期避免運動。
圈重量
其實,不見得越重越好。或許較重的呼啦圈在開始的一剎那,需要花較大的勁兒才能甩得動,不過之后便成為一種慣性運動,重點還是運動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否則短暫的劇烈運動只屬于無氧運動,只會換來肌肉的酸痛,并不會消耗多余的熱量。
另外,呼啦圈在甩動時會撞擊腹部、背部內的臟器,太重的呼啦圈相對地撞擊的力量也較大,可能會有傷及臟腑的危機,所以還是選擇重量適中的吧!
不宜人群
運動強度和適應人群:腰部旋轉練習,屬中等運動強度。
青少年、腰腹肌力較差者、體型發胖的中年人、腰部脂肪堆積較多的青年男女、體質測定腰圍比例較大者。
兒童與老年人謹慎,患有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脫出癥患者禁忌,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宜。
因為搖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充分運動了腰肌、腹肌、側腰肌等部位,堅持運動可以達到收緊腰腹的效果。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有腰肌勞損者、脊椎有傷者、骨質疏松患者以及老年人,是不適宜此項運動的。
另外,在搖呼啦圈之前,應當先做一些伸展運動,伸展韌帶,避免扭傷。運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肥胖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不管你從事何種運動,記得把握一個原則:長時間且持續,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相信很快你就會是窈窕一族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