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乓球的發球力量怎么控制
發球是乒乓球比賽的開始,它是乒乓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對方來球限制和約束的技術,可以大限度施展自己的戰術意圖。
對于專業運動員來說,可以打出發球搶攻的戰術配合,在比賽中爭取主動;對業余球迷來說,發球往往直接得分,由此可見發球在乒乓球比賽中有多重要。
乒乓球的發球技巧也是非常值得勤加練習的,力量過大,或者力量過小,都是可能導致你失敗的關鍵,所以平時在進行乒乓球練習的時候,掌握好這些,可以讓你更好地在場上進行發揮。
對業余愛好者來說,練習發球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發球的規范性
發球有拋球和揮拍擊球兩個動作組成,拋球的高度不低于15cm。對業余球迷來說發球的規范性要求不高,但起碼的拋球高度要符合要求。
發球的用力
業余乒乓愛好者的發球大多數是手腕的力量運用的好,身體其他的發力和協調配合不夠。
在發球上身體各部位的發力有如下一些。
腰和身體重心的慣性作用
對于慣性的理解大家在物理學上都學習過,借助腰和身體重心轉換時的慣性作用可以對球產生一種暗力,這種力量不像手臂,手腕發力那樣明顯,不易被對手所覺察,發球的質量就高許多,效果自然不用說。
大家都知道馬琳的發球神出鬼沒,技術極佳,他說“我發球,肘以下是松的,沾球的時候我發力,但是我身體其他地方都適度緊張,都要吃住點勁,我沾球的一剎那,手,重心也是同一時間同一方向點一下。”
有些人說“發球,第一跳我用身體重心找點,穩定系數更高。”還有些業余球友發球的動作很小,看上去沒那麼張揚,但是發出的球效果很好,用的就是暗勁,這些都充分說明腰和身體重心發力的重要性!
正反之分
所謂正反之分就是正手發球還是反手發球。正手發球的特點主要是可以借助腰部的力量使得球盡可能的得到大限度的旋轉,但球落點的變化有所欠缺,落點一般位于對方的反手位,發到反手位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對方直接搶攻。反手發球的特點主要是多變的落點,通過手腕還可以發出較強的類似于正手逆向發球旋轉相同的旋轉發球。
長短之分
在發球時應掌握長短之分,長球有利于發球搶攻,短球有利于臺內控制。如果臺內球較好則盡量使用發短球,反之則發長球。在發球時首先看好對方站位,若站位較遠則盡量發短球,站位較近則宜發長球。
高低之分
高低之分主要是發球拋球的高度。拋球較高,球自由落體下降產生一定速度,當球拍觸及球時,使得球與球拍的壓力增大,從而可以發出速度較快、旋轉較強的發球。除此之外高拋發球還可以擾亂對方接發球的節奏,在比賽中可以適當增加高拋發球。但高拋發球由于球在空中有一定的飛行時間,造成對方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所以為了突出發球的突然性可以使用較低的拋球動作發球,但拋球的高度應不低于16厘米。
轉與不轉之分
乒乓球大的魅力就在于其旋轉,但由于發球時身體未能完全發力,使得發球的旋轉未能達到極致,發球時若想得到較強的旋轉,手腕的發力至關重要。如果說旋轉強烈的發球可以使得對方吃發球,那么偶爾發些不轉的發球可以使得己方獲得更多的主動權。比方在比賽中一直發下旋,偶爾發個不轉球會讓對方回球冒高,這樣可以直接使用扣殺回擊。
擺布上下之分
球的旋轉有方向之分,常見的旋轉有上旋、下旋、側上旋、側下旋、側旋、逆向旋轉、逆向側上旋和逆向側上旋之分。在發球時一定要注意發球旋轉性質的變化,難能可貴的是使用同一種發球動作可以發出不同性質的發球。若對方習慣使用搓球接發球則盡量使用上旋發球,若對方習慣直接起板應盡量發些強下旋或強側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