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是一種很好的防身手段以及鍛煉方式,對于很多人來說其實也應該都是有所耳熟的,柔道經常和散打進行對比,其實兩種是完全不同的體系,一柔一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關于柔道的相關知識。
目錄
5.經常練柔道有哪些好處 6.柔道和散打的區別
7.柔道的段位和項目分類 8.日本柔道大師介紹
柔道是什么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斗術。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
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
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1964年柔道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而1992年柔道再次被納入奧運會項目,目前奧運會共計設立了14塊金牌,是僅次于摔跤的奧運會格斗項目。
柔道具有悠久的歷史,國內有人說浙江人陳元赟于公元1638年去日本創建柔術,日本人學到了其中的踢、打、摔、拿等技術,結合本國武術和本國國情以及外國武術形成了新的流派,然而國際上無人贊同。1882年,被譽為“柔道之父”的日本東京帝
“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國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綜合當時流行的各派柔術的精華,創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為主的現代柔道,同時創建了訓練柔道運動員的講道館。
從日本戰國時期到德川時代(公元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一直把柔道稱為柔術或體術。所用的柔道這個一名詞,是由“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簡化而來的。
起源
柔道的歷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復雜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種傳說是:在垂仁天皇時期(公元前29年繼位,野見宿彌和當麻蹴速二人進行了一次有名的格斗 。
他們的格斗是用拳腳和角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此后,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術, 發展成為的相撲運動;另一些人總結了格斗中搏擊方面的經驗,發展成為柔術,進而演變成為柔道這種體育運動形式。
據記載,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創始的竹內流派;接著在豐臣末期(約1590年)興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時代(1623年)以后,又出現了夢想流派、制剛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當流派、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創始柔道初期,嘉納治五郎就先后創辦了《國士》、《運動界》、《柔道》等刊物,解說柔道的技術,宣傳柔道的目標,請名人撰寫專論,在講道館柔道后援會的成員中,政界、軍界、實業界人士比比皆是。
他們認同柔道是培養時代有為青年的有效途徑。
講道館始終以在校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是非常明智的。1883年,嘉納治五郎在東京的學習院設柔道場,親自指導;1887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海軍學校設柔道場。
轉瞬間東京各學校中形成練習柔道的風氣。嘉納治五郎主政的弘文學院、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柔道運動開展得更加出色。嘉納治五郎還派入室弟子到其他大中學校傳授柔道。
這些畢業生走向社會后,幾乎都成為軍警界、實業界、金融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對柔道有感情,作為后援,成為柔道發展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