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律操器械項目
繩操
跳繩是一種很古老的體育活動。能不間斷地跳繩且次數多者,即為優勝者。繩屬于軟器械。藝術體操比賽使用的繩與一般體育鍛煉所使用的繩不同,它由麻或合成纖維制成。
繩細長而柔軟,使繩的動作具有輕巧、柔和、流暢、繩形富于變化的特性。繩的運動可介于“軟”和“硬”器械之間。過繩跳過程中,繩始終處于運動狀態,并保持清晰的繩形,能體現繩的器械特點。
繩的器械特點決定了繩規定的身體動作組是跳步類。
其技術組動作包括
過繩大跳、過繩小跳、拋和接、小拋繩的一端、轉動繩、和運用(擺動、繞環、8字、帆等)六類動作。
其中,體現繩的器械特性的典型技術有過繩大跳、過繩小跳、小拋繩的一端、持繩中斷或一端等動作。相反的,繩的纏繞、螺形、反彈、折疊繩和打結繩等非典型動作,不能體現繩的特性。故規則中不提倡非典型動作在成套動作中過多使用。
圈操
近年來,用合成材料制成的圈彈性好,易于控制而被廣泛采用。圈呈圓環形,直徑和面積在五項器械中大。圈具有圈面和圈軸,并具有一定的重量和體積,其運動形式豐富,變化繁多,動作幅度大。可完成各種滾圈、穿圈、圈上越過等動作。
圈規定的身體動作組
圈規定的身體動作組為跳、轉體、平衡、柔韌/波浪。圈器械的特點是動作多樣,類型全面。其中轉動(繞身體某一部位的轉動、繞圈軸的轉動)、穿過圈、圈上越過動作是圈特有的技術動作。球和圈都可完成滾動動作,但各種身上滾圈和地面滾圈仍是區別于其它三種器械的主要技術動作。
成套動作編排中,大量選用能夠體現器械特性的滾圈、轉動圈、穿過圈和圈上越過技術組動作,可以充分展示圈器械特征。
球操
球是藝術體操早使用的器械之一,用橡膠或合成材料制成,直徑在18一20厘米,比一般的籃球、排球質地柔軟。球呈圓形,體積較小,圓潤、流暢、柔和、優美并富于變化的動作能夠把器械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球具有良好的彈性,可完成拍球動作,蘊含了一定的趣味性。球規定的身體動作組為柔韌/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