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
臂入水時,應借助于移臂動作的慣性,臂部自然放松,入水點應在身體縱軸與肩的延長線之間,或在肩的延長線上。過寬和過窄都會影響速度。
臂入水時應保持直臂,肘部不要彎曲,入水時小指向下,拇指向上,掌心向側后方。手掌與小臂約成150-160度角。
抱水
抱水是為劃推水創造有利的條件。臂入水后要利用移臂時所產生的動量積極下滑到一定的深度,手掌向下、向側移動,通過伸肩、屈肘、上臂內旋和屈腕的動作,配合身體的滾動,使手掌和前臂對準水并有壓力的感覺。當完成抱水動作時,肘部微屈約成150-160度角,手掌據水面約30-40厘米,肩保持較高的位置。
抱水時,手的運動方向為向后——向下——向外的三個分運動,水流由小指尖流向第一掌骨底,緊接著通過前臂外旋,改變掌心朝向,由向外——向下——向后變為向后——向上——向外側的方向。
劃推水
仰泳的劃水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整個動作是由屈臂抱水開始,以肩為中心,劃直打腿外側下方為止。劃水動作包含拉水和推水兩個階段。
拉水是在臂前伸抱水的基礎上進行的。開始時前臂內旋,手掌上移,肘部下降,使屈肘程度加大,手掌和小必要保持與前進方向垂直。當手掌劃之肩側時,屈臂程度大,約為70-110度角,手掌接近水面。 拉水的前半部分,手的運動為向上——向外——向后的三個分運動;后半部分則是向上——向內——向后的三個分運動。水流從大拇指流行小指。這個階段也是身體向劃水臂同側轉動大的階段。
推水是在手臂劃過肩側時開始的,這時肘關節和大臂應逐漸向身體靠近,同時用力向腳的方向推水。當推水即將結束時,小臂內旋做加速轉腕下壓的動作,掌心游向后轉向向下。推水時,手的運動時游向內——向下——向后的運動,逐漸轉變為向內——向下——向前的運動。水流從小指流向大拇指一邊。推水結束時,手臂要伸直,手掌在大腿側下方。
出水
推水結束后,借助于手掌壓水的反彈力迅速提臂出水。出水時手形有多種:其一、手背先出水;其二、大拇指先出水;其三、小拇指先出水。這三種手型各有利弊,相對來說后一種較好。
無論采用那種手型出水,都要注意使手臂自然、放松、迅速,并且要先壓水后提肩,肩部露出水面后,由肩帶動大臂、小臂和手依次出水。
空中移臂
提臂出水后,手應迅速從大腿外側垂直于水面移至肩前。當手臂移至肩上方時,手掌要內旋,使掌心向外翻轉(采用小拇指先出水技術的無此動作)。空中移臂時,必要伸直放松,移臂的后階段要注意肩關節充分伸展,為入水和劃水做好準備。
仰泳配合技術
兩臂配合技術
仰泳兩臂的配合是“連接式”的,即當一臂劃水結束時,另一臂已入水并開始劃水;一臂處于劃水的中部,另一臂正處于移臂的一半。在整個臂的動作過程中,兩臂幾乎都處在完全相反的位置。
臂和呼吸的配合
仰泳的呼吸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般是兩次劃水一次呼吸。即一臂移臂時開始吸氣,然后做短暫的憋氣,當另一臂移臂時進行呼氣。在高速游進時也有一次劃水一次呼吸的技術,但是呼吸不能過于頻繁,否則會引起呼吸不充分,造成動作紊亂。
臂腿配合技術
臂腿配合是否合理,將影響整個動作的平衡和協調自然。臂在劃水過程中,腿的上踢、下壓動作要避免身體的過分轉動,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協調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