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左旋轉:后退跟轉后,每個動作都要前腳掌著地,撇轉要明顯。要學會用身體轉,要用身體跳舞。
雙飛轉:連續轉第二步就要滑高,向外轉身時要大轉動,頭一定不能轉動。就是維也納上步。
同腳步:左腳小拇指傾斜著地,頭和上身向左拉伸,踢腳后向左斜,大拉動基本平。
切克:站立降,退右腳向左反身,前腳跟向左擰轉,后腳翹跟,夾住腿打頭。
雙峰點地
1、出左腳前進步。2、出右腳膝蓋下用勁,來回平移的感覺。3、隨男士送甩左腳向后打。4、腰不要離開男士。5、上身左轉拋頭。6、回頭時身體不要下壓頭滾動回。
架形:腰跨右轉拉丁斜位,架形是踩出來的。頭往左前拉伸,松下來翹臀。舞動時鎖住架形。動作造型頭往左前拉伸。男轉肩女轉臀。男45度前傾,但頭要回直。
探戈女比男慢半拍,練習時雙手壓在左邊,注意轉臀換向。華爾茲慢三分之一。
總之,要記住:放松、驅動、壓腕、拖地、垂直、抬頭、拉伸。整個一個神經病!是四個!好好悟吧!美美的舞吧!
基本功要注意:腳粘低的同時,身體兩個扣、頭部位置、胸在腳掌上面、后腦勺都在腳跟部位,然膝蓋,腳踝松弛,膠合地板的干系,把肩膀放在跨上,然后跨放在地板上面,用腳趾推動身體移動!
看過這樣問答:大師間的問答(了解一下)
華爾茲等舞蹈跟探戈的區別?Tango動力之源到底在哪里?
答:膝蓋和腳踝在任何情況下都僅僅是一個力的傳遞部件,而永遠不可能成為力的源頭。一切舞蹈的動力源都在腰腹部。
全力以赴研究摩登舞的十年歷程中,對于許多 高手 和教師開口閉口就是 腳踝 ,無論談論什么問題口口聲聲不離 腳踝 這兩個字,我在開頭兩年感到奇怪不解,中間幾年我漸漸研究明白,而感到反感,現在我則對此感到好笑,不屑一顧。
膝蓋和腳踝不是不重要,問題在于究竟是怎樣的重要,被人們搞亂了。亂就亂在人們把邏輯關系或者說因果關系搞亂了,把現象和本質混淆了。很多時候膝蓋和腳踝的重要性是作為現象表現出來的,是作為另外的部件發生作用而導致的結果表現出來的,人們不去抓住導致膝和踝這些現象的本質性原因,不去探究導致膝和踝這些的確是重要的表現的另外部件的誘因,卻生生的扭住膝和踝不放,一天到晚糾纏膝和踝,這是本末倒置的。
這就好比譚嗣同被殺害了,你作為歷史學家不去追究他被害的歷史原因,成天糾纏慈禧是在頤和園下令還是在太和殿的背后下令,甚至你連慈禧的責任都不追究,卻去追究菜市口那個行刑官員的責任,甚至去追究那個提刀者的責任,你要是這樣來研究歷史,你算是哪門子的歷史學家?
探戈和其他四支舞大的區別,在于探戈無擺蕩。也可以換句話說, 身帶腳 這一普遍原理在其他四支舞(擺蕩式舞蹈)中的表現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甚至是一目了然的,而在探戈中, 身帶腳 這一普遍原理的表現不那么一目了然,甚至有可能被誤解為腳帶身。
在探戈中, 身帶腳 這一普遍原理的表現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實現的,這也正是探戈之所以 另類 或者說異國情調的核心所在。我認為這一點是學習和研究探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這一點是和它的 基因 分不開的。對此我在《胡宗翰學派探戈理論》(之一和之二)中,在我的十二評流行技術的開頭兩篇文章中,已經論述得極其詳盡了。
舞蹈要跳得好,腳的功夫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從大腿 到Knees 到小腿 到ankle 到toe 到heel 以及到ball的運用,會因舞蹈種類步子的不同而產生時間上、結合上、肌肉上的配合而不同。
舞蹈要跳得好,腳的功夫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從大腿 到Knees 到小腿 到ankle 到toe 到heel 以及到ball的運用,會因舞蹈種類步子的不同而產生時間上、結合上、肌肉上的配合而不同。 Waltz、 Faxtrot、 Quick-Step、 Venese-Waltz ,屬于Swing的舞蹈(擺蕩型的舞蹈) Tango屬于斷奏型的舞蹈(No..rise and fall 是它的特性) Swing的舞蹈腳底要清楚的經過(rolling),上升、下降toe、heel 要做清楚而且要用到ankle的力量爬起來、或下降,清楚的交給另一只腳。大腿到腰間的關節除了要放松還要會擺蕩,每一次都要完整的經過(pass)而不是用跨的,每一次經過要接到,支撐到身體的重量而不是只用兩條腿跨來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