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易犯錯誤:
①運球時,膝關節沒彎屈,推球力量大,球離身體過遠,失去控制。
②腳尖不內轉,觸球部位不正確,控制不好運球方向。
③身體重心過高或臀部后坐,身體重心不能隨球前移。
(4)糾正方法:
①按動作要領做無球模仿練習。原地做用腳背外側將球推撥出后,用腳底拉回,再推撥出去,反復練習。
②做二人腳背外側踢地滾球練習和做(4)中的①的練習。
③做一步一觸球練習。
(5)練習方法:
①用左腳腳尖將球向自己身體這側拉回來,然后用右腳腳背外側將球推出去。接著用右腳有腳尖拉回。反復進行上述練習。
②走或慢跑中做腳背外側直線運球,一步一觸球。
③單腳撥球練習。用單腳腳背外側連續向外側轉圈撥球。一步一步撥球,球沿小圓圈進行。
④用右腳腳背外側將球推出,然后用右腳外側置于滾動的球前面,前球停住(此時,支撐腳在球后面)。以右腳為軸轉身180°,然后用右腳背外側向前推出。
⑤足跟提起,雙腳內八字行走。
3.腳背內側運球
(1)動作要領:跑動時身體自然放松,上體稍前傾并稍向運球方向轉動,兩臂自然擺動,步幅要小些。運球腳提起時,膝關節彎屈,腳跟提起,腳尖稍外轉,在邁步前伸腳著地前,用腳背內側向前側推撥球,球向前側曲線或弧線運行。
(2)教學方法:
①教師示范完整動作,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
②教師分步進行示范并講解。跑動--身體稍內轉--提腳--彎膝--腳尖稍外轉--腳觸球。
③強調腳背內側與腳背正面側運球不同之處,使學生加深對技術要領的印象。
④學生做原地無球模仿練習。強調動作要領。
⑤學生二人一組,練習腳背內側踢地滾球,要求力量小,體會腳與球接觸的感覺。
⑥走或慢跑中體會腳背內側運球技術。
⑦加快速度練習腳背內側運球。
⑧教師適時安排學生自我總結,體會動作,在練習中尋找規律。
⑨教師進行集體、個別指導,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⑩教師適時進行錯誤動作示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確動作。
(3)練習方法:
①各種熟悉球性練習。顛球、撥球、拉球、扣球等。
②用左腳前腳掌將球引到足下,再用左腳的腳背內側將球停的原地。用右腳有腳背內側將球改變方向推出。
③直線運球。腳背內側做一步一觸球練習。
④直線運球。腳背內側做二步一觸球練習。
⑤單腳腳背內側運球,由慢到快。
⑥兩腳交替腳背內側運球。
⑦圓圈運球。以一腳為軸,另一腳腳背內側不停向內運球轉球。一周后,換另外一只腳進行練習。
⑧直線運球。用右腳腳背內側直線運球15米后,用右腳腳內側將球扣住,迅速轉體用左腳腳背內側運球,反復做上述練習。
4.腳內側運球
(1)運作要領:運球時,支持腳稍向前跨,踏在球的前側方,膝關節稍彎屈,上體前傾并向里轉。隨著身體的向前移動,運球腳提起,用腳內側推球的后中部。
(2)教學方法:
①教師示范完整動作,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
②教師分步進行示范講解。支持腳前跨在球側前方--彎膝--上體前傾里轉--提腳--腳內側推示后中部。
③強調腳內側運球與其它三種運球技術要領的不同,重點支持腳的站位。
④各種熟悉球性練習。顛球、撥球、拉球、扣球等。
⑤學生做無球模仿練習。
⑥學生練習腳內側運球技術。
⑦強調由于腳內側運球常用于護球,所以學生必須與其它控球技術結合使用。抬頭用身體掩護住球。
⑧隨時糾正、總結。
⑨適時安排學生示范動作,學生自己分析存在問題。
⑩學生正確及錯誤動作分析。
(3)易犯錯誤:
①只顧低頭看球,而不能隨時觀察場上情況,以致不能及時傳球或射門。
②運球時,不是推撥球,而是踢球,以致球離身體過遠而失去控制。
(4)糾正方法:
①練習時前面設定目標,學員要提醒自己注意觀察目標的變化。
②練習原地腳內側推撥球,體會腳內側與球接觸的感覺。
(5)練習方法:
①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撥球練習。用雙腳腳內側來回撥球。可在原地撥動,也可邊撥邊向前或后移動。
②顛球。單腳的腳內側向上顛球。兩腳的腳內側交替向上顛球。
③直線運球。按動作要領腳內側直線運球,要求一步一觸球,二步一觸球練習。
④轉圈練習。以一腳為軸,另一腳腳內側向內運球,一步一推,一周后,換另一只腳練習。
⑤撥球。用右腳腳內側撥球橫向滾動,左腳腳內側將球停住,接著,左腳腳內側使球橫向滾動,反復練習。
⑥以左腳腳內側跨過球,用右腳的腳內側將球向前方推出,接著右腳跨過球,反復練習。
⑦掩護運球。用腳內側做掩護運球。開始個人在慢速中做運球,而且有一人在一側消極搶球,運球人側身掩護運球。
⑧提高觀察能力練習。用腳內側直線運球,并注意教師手勢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
足球-射門動作
1.腳弓推射
常見的射門方式,也容易把握準確度。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弓推球的中下部即可。一般球員在射門把握比較大或面對空門時,大多采用這種射門方式,但這種射門射出的球力量有限,如果角度不夠刁,則很容易被守門員撲到。
代表球星:巴喬 羅納爾多
代表射門:1994年世界杯1/8決賽,意大利VS尼日利亞,比賽還有兩分鐘結束,意大利隊以0比1落后,巴喬此時在禁區邊線接隊友傳球,及時跟近,一腳推射,球直入球門左下角,巴喬--技術--精確。
2.正腳背抽射地滾球
射門時,踢球隊員用正腳面抽射球的中部,射出的球力量較大,對守門員造成很大壓力,不過有時容易踢疵,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射門方式。
代表球星:馬特烏斯 舍輔琴科
代表射門:1990年世界杯,前西德VS前南斯拉夫,馬特烏斯中場開始帶球,過了對方兩名球員后,在大禁區弧頂處抬腳抽射,雖然角度不刁,但球又快又急,還是進入網中,馬特烏斯扎實的足球功底在這粒進球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腳內側弧線球
踢任意球常用的腳法。射門時,踢球隊員用腳兜住球的側下部,用力將球踢出,球在空中畫出一道弧線,酷似香蕉的形狀,故又稱香蕉球。
代表球星:羅納爾迪尼奧 貝克漢姆
代表射門:2002年世界杯季鋈臀鱒S英格蘭,巴西隊前場左側獲得任意球機會,雖然距離球門較遠,但羅納爾迪尼奧射出的球弧線詭異,球終緩緩飛進英格蘭大門,可憐的希曼哥哥從此便中了邪。
4.正腳背抽高球
和正腳背抽射地滾球非常類似,只不過踢球的部位是球的中下部,有時射出的球帶有強烈的下墜,力量同樣非常大,球員在遠射時通常使用這種射門方式。
代表球星:菲戈 內德維德
代表射門:2000年歐錦賽,葡萄牙VS英格蘭,葡萄牙正已0比2落后,此時菲戈從后場帶球,在離門前約35米時突然一腳抽射,皮球又快又急,直入死角。
5.外腳背抽射
射門時,球員用腳的外側用力踢球的側底部,射出的球會帶有很強的弧線,守門員對這種球很難判斷,但這種射門有個致命弱點,就是球員很難準確控制球的方向,因此射門成功率不是很高。
代表球星:卡洛斯
代表射門:1997年法國四國賽,巴西VS法國,法國隊禁區外犯規,巴西隊獲得任意球,卡洛斯高速助跑后大力射門,球直奔角旗而去,不可思議的是,皮球在強烈的外旋后竟然劃入網中,巴特斯只能望球興嘆,這粒進球雖然略有偶然,但卡洛斯的神奇的表演使之成為足球史上的經典入球之一。
6.正腳背凌空抽射
這種射門對球員的技術要求較高,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差,否則很容易踢空。射門時球員的感覺很爽,球迷看著也過癮,在高水平的比賽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凌空抽射。
代表球星:巴斯滕 特雷澤蓋
代表射門:1988年歐洲杯決賽,荷蘭VS前蘇聯,荷蘭隊左路傳球,皮球又高又飄,巴斯滕在“零角度”不等皮球落地順勢一腳抽射,此球難度高,力量足,一代門神達薩耶夫也只能望球興嘆。
7.甩頭攻門
普通的頭球射門,球員看準來球用力甩頭把球頂向球門,這種射門比較普遍,我們在比賽中經常可以見到。
代表球星:齊達內 維埃里
代表射門:1998年世界杯決賽,法國VS巴西,卡洛斯倒勾解圍失誤,法國隊獲得角球機會,佩蒂特開出腳球,齊達內擺脫萊昂納多的防守頭球射門得分,20分鐘后齊達內用幾乎同樣的方式再次攻破巴西隊球門。
8.高空轟炸
高空轟炸一般為強力中鋒的看家本領,射門隊員要有一定的身高優勢和強壯的身體,這是一種霸道的進球方式,但在高水平的頂級賽事中并不常見。
代表球星:中國隊 比埃爾霍夫
代表射門:中國VS東南亞,中國國家頭球隊在世界杯外圍賽和亞洲杯中對東南亞球隊時多次施展高空轟炸絕技,屢試不爽,可憐的東南亞兄弟們只能哀嘆老天不公。
9.魚躍沖頂
漂亮的頭球攻門方式,球員在接隊友傳來的高空球時,掌握好時機,飛身魚躍將球頂入球門,射門隊員在頭接觸球的一剎那,大多身體秉直,動作舒展。
代表球星:拉爾森 克林斯曼
代表進球:2004年歐洲杯小組賽,瑞典VS保加利亞,瑞典隊左路傳中,拉爾森算準時機,俯身沖頂,球像臺球一樣被拉爾森撞進網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