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短跑,總有快慢之分,有人朋友就會說了,天生跑不過人家,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或者就是腿長跑的快這類的說法,但是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告訴你,其實跑步也是有技巧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快速跑步的技巧。
提升跑步的速度?要怎樣去提升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很多小伙伴們在和朋友跑步的時候,都會感覺到力不從心,下面就來看看怎樣跑步更快吧!
怎樣跑步更快
發展步頻:佳時期11——13歲。側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松能力。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于跑時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1、短跑概述
短跑需要強大的爆發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其次短跑需要絕對的速度和良好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敏性,而且較強的心理也是短跑的必備條件之一。
因而,認識短跑項目的特征,把握短跑專項訓練的內在規律,探索短跑專項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練員執教水平的重要途徑。
鑒于上述,筆者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結合自身多年參加短跑訓練實踐的感性認識,從短跑訓練理論與實踐層面上,探索短跑專項的主要訓練內容,以及針對性的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旨在為教練員提供訓練實踐依據。
2、提高步長、步頻能力
步長和步頻是現代短跑技術的核心,也是構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運動員技術特點、身體素質水平、神經類型與身體形態特征等綜合體現。要提高跑速,步長和步頻是關鍵。倘若兩者同時提高是理想的,但實踐中要做到這一點難度卻很大。因而,在短跑訓練實踐中,一定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步長或步頻。
跑步的技術主要在于步長,因此步長的大小就看你跑步的后蹬的力量、角度和擺動手臂的力量的速度了!~所以訓練的時候還需要鍛煉大腿的伸肌,屈肌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在訓練手段的選擇上,我們采用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臺階、跑臺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后蹬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幅度,加快擺動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從而提高了步長能力。
對于步頻能力的訓練,我們側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松能力。
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采用的訓練手段有:
(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后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 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實踐表明,上述提高步頻的訓練指導思想及訓練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3、發展絕對速度
絕對速度是指短跑運動員發揮高跑速的能力。絕對速度的優劣,不決于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縮的力量,動作速率等因素,而且還取決于運動員掌握跑的技術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因而,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
在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 20~40m行進間快跑練習;(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等。
4、發展速度耐力與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運動項目,其速度耐力是以無氧供能為其基礎,并建立在有氧耐力發展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應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訓練,使運動員的心臟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從而為無氧耐力訓練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