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但是我們的眼睛也是非常脆弱的,糖尿病如果不積極進行相關的治療可能導致眼瞎。那么生活中糖尿病對眼睛的危害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早知道視頻節目趙博軍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不起眼的疾病居然會致盲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會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青光眼致盲數占盲人總數的20%,所以患上糖尿病一定要積極進行相關的治療。
青光眼的種類繁多,其中難治的要首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來勢兇猛,痛苦之時常常痛不欲生,治愈率極低。
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發生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中晚期,視網膜的缺血改變導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繼而引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因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發展迅猛,所以患者會出現視力急劇下降,可伴有眼痛、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嚴重者還可發生眼內大量出血,藥物治療多難以奏效。手術治療往往因術后新的濾過口再次粘連、閉合而造成手術失敗。
2、驟盲白內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稱為糖尿病性白內障或并發性白內障,在糖尿病并發的眼病中居第二位,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發生與血糖高、房水滲透壓發生改變以及代謝紊亂所產生的毒性產物有關。高血糖引起的白內障又稱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
在糖尿病發展的后期,會因為色素膜炎、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導致患者的晶狀體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自內障又稱并發性白內障,甚至導致眼瞎。
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主要發生在年輕的重癥糖尿病患者中,在幼兒中也可發生,而中老年人比較少見。
雙眼多同時發病,進展速度快,常幾天就可以成熟。糖尿病性白內障若在發病初期及時地控制血糖,變渾濁的晶狀體可以部分恢復透明。
晶狀體一旦完全渾濁只有依靠手術復明。若治療不及時,很快即可致盲,因此稱為驟盲白內障。
如何預防糖尿病眼病
1、嚴格控制血糖
嚴格長期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是早期預防的關鍵所在。
血糖值波動幅度大者,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幾率要比血糖值平穩者高出很多。同時,高血壓患者還要嚴格控制血壓值。
2、定期眼科檢查
糖尿病眼病重在預防,定期眼科檢查是不可缺少的。借助儀器設備,醫生可以在患者出現視力異常之前及早發現眼部病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控制病情發展,有效保護視功能。
其實,很多患者從確診糖尿病起,就已患有眼部并發癥了,只是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患者不易察覺,以至錯過佳治療時機,甚至產生嚴重后果。
因此,糖尿病診斷一旦確立,即要進行眼科檢查,并根據醫囑做到定期隨訪。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認識到疾病的規律和危害,要將自己置于內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雙重監護下,早發現,早治療,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
本期嘉賓介紹
趙博軍
男,英國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 在英留學多年并曾在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等多家英國醫、研機構工作。 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擅長眼底病及視神經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尤其是對下列疾病的診治
抗VEGF藥物(雷珠單抗;康柏西普)對老年黃斑變性, 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起的黃斑水腫等疾病的治療;用光動力療法(PDT)對老年性黃斑變性(AMD)、息肉樣脈絡膜病變(PCV),‘中漿’及病理性近視導致的黃斑區新生血管的治療;用激光治療各種眼底疾病;對視神經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及外傷性視神經損傷的診治。
近年來在本專業世界頂級及性雜志上發表SCI收錄的論文20余篇,曾攜研究成果多次參加重要國際會議,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現為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國際雜志Mathew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及IJBT(美國)編委,美國眼科學會會員,國際血管增殖研究學會會員, 目前持有多項研究經費并擔任山東大學七年制研究生及外國留學生的教學。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齊魯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