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女,山東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研室主任,醫學博士,副教授,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學科帶頭人,中醫健康管理學,后輩學科帶頭人,兼任山東省營養協會理事,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常務委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清肺排毒哪些方法才靈
“霧霾”和“PM2.5”這兩個詞對于大眾來說可以算得上耳熟能詳。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數據稱,截至目前,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3天,為1961年以來多。環保部環評常聘專家庫成員彭應登認為,中國接下來將進入霧霾高發期。關于霧霾對身體的影響,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呼吸系統問題,比如說肺。“清肺”、“排毒”的各類健康傳言和方法層出不窮,到底哪些是正確的?
喝羅漢果茶:并非人人適合
羅漢果是一種藥材,性涼味甘,能清肺潤腸,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癥。但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喝羅漢果茶。羅漢果性涼,風寒感冒咳嗽患者不宜食用。如果一味堅持“排毒”,喝下過多的羅漢果茶,功效會適得其反。
蘿卜、百合:只能適量吃
白蘿卜是中藥中的一種,具有潤肺化痰、通便的功效,百合的確能夠潤肺滋陰。但再好的“食療”都必須注意一個“度”,不能盲目多吃,只能適量食用。
吃涼拌黑木耳、鴨血:和“排毒”沒關系
涼拌黑木耳是一道常見小菜,鴨血更是南京人喜聞樂見的一種食物。隨著霧霾的加劇,吃黑木耳、吃鴨血來“排毒抗霧霾”的民間食療“土方法”逐漸傳開。雖然這兩道菜“人氣”很旺,但它們和“排毒抗霧霾”并沒有直接關系。但從保健的角度來說,食療有助提高人體抵抗力,是值得提倡的輔助預防措施。
深呼吸排出“廢氣”:越吸越“臟”
針對目前霧霾天“紅色預警”的環境而言,多做深呼吸只會“越吸越臟”,換一個環境,如身處樹林等“天然氧吧”中,多做深呼吸才會有效。
24小時戴口罩:長時間戴不利健康
冬季長時間佩戴口罩可能不利于健康,嘴巴呼出的氣體一直附著在口罩內側,如果不及時清洗或是佩戴時間過長,都容易滋生細菌,反而對身體不好。專家建議在馬路上,空氣不流通、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場所,或者去醫院就診時才戴口罩,其他時間好要摘下口罩。
靠譜護肺法
定期查肺
5類人必須早些進行肺功能檢查:長期吸煙者、慢性咳嗽和咳痰者、呼吸困難者、在粉塵環境工作者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適量運動、保持正常體重、減壓、禁煙,都能提升肺部免疫力。
霧霾天勤清洗口鼻
霧霾天時,別做長跑、踢球等劇烈運動,易使肺活量增加,從而導致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并盡量遠離馬路。回到家后一定要及時洗臉、洗手、漱口。好用棉簽蘸點自來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減少外出
霧霾天應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可戴口罩。不要騎自行車,避開交通擁擠的高峰期及車輛多的路段,以免吸入更多污染物。
停止晨練
霧霾天外出晨練會增加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
清淡飲食
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