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長的呵護,在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有些家長并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比如孩子身高這件事,到底怎么做才能幫助他們長高呢?本期的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邀請專家徐榮謙來為我們講解,一起看看孩子吃什么能長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孩子吃什么能長高
菠菜
菠菜中富含鐵和鈣。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菠菜,所以不要做成涼拌菜,可以切成細絲炒飯,或者加在紫菜包飯里面。
胡蘿卜
富含維生素A,能幫助蛋白質的合成。孩子一般不喜歡吃整塊的胡蘿卜,所以可以做成不同菜肴。比如榨汁喝,如果不喜歡胡蘿卜汁,可以跟蘋果一起榨汁中和胡蘿卜的味道。此外,做雞肉、豬肉、牛肉時可以把胡蘿卜切成細絲一起炒,這樣不僅可以調味兒,營養也更豐富。
牛奶
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雞蛋
雞蛋是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不用擔心膽固醇值,每天吃1個雞蛋或者2天吃一個雞蛋,是比較合適的。
黑大豆
大豆是公認的高蛋白食物,其中黑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有利于成長的好食品。做米飯時加進去,或者磨成豆漿喝都可以。
橘子
柑橘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為主的各種加工制品。柑橘產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廣受消費者的青睞。
孩子長高的秘訣
秘籍一:每天堅持戶外活動1小時
多些戶外活動不但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對長高有幫助!
在嬰幼兒時期,可以讓孩子做主體或者被動體操。在學齡時期的孩子,可以讓他做一些向上跳的運動,例如可以讓孩子跳皮筋、踢毽和各種球類運動。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就可以嘗試跳高等彈跳運動及全身性的運動,像是籃球、排球等。
除此之外,在孩子18歲之前好不要讓他舉重、杠鈴、鉛球、鐵餅等負重訓練。
秘籍二:蛋白質、礦物質不能缺
在孩子10-13歲的時期,他們每天所需的蛋白質量大概在70克左右;當孩子13-18歲的時候所需要的蛋白質量大概是80克。然而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好的方法就知每天一杯奶,這是增高的秘訣之一。
如果想讓孩子長高,那么在日常吸收的礦物質一定不可以缺少鈣、磷、鋅,同時還要注意給小胖子減肥,因為過肥會讓升高受到一定的影響。
秘籍三:10點前睡覺
其實生長素一般都會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到高峰。如果父母想孩子有高個頭的話,在孩子3-6歲的時期,要保證每天有10-12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小學生、初中生好可以保證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高中生則保持每天8—9小時的睡眠。
為了讓孩子盡快地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好讓孩子在晚上10點之前可以入睡。
秘籍四:盡量讓孩子少蹲著
當孩子長期蹲著玩的時候,由于雙腿長期處于彎曲狀態,很可能會造成腿部的血液循環不暢,骨骼還有可能會向外彎曲。所以,盡量避免讓孩子長期蹲著。當孩子蹲著玩的時間久了,需要提醒孩子轉向其他游戲,減少長蹲的時間。
還有就是坐椅子上時好可以讓后背靠緊椅子背,這樣的姿勢可以讓脊柱保持挺直的狀態。注意這兩點對孩子長高有幫助。
秘籍五:每兩個月量一次身高
孩子還在生長發育的時期,父母好每個月就為孩子測量一次身高。一般情況下,孩子每年的生長速率低于4cm,并與同齡的孩子存在較大的差距的時候,作為父母的就要提醒十二分精神了。應該及早帶孩子到一些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例如是骨齡檢查、體內生長激素檢測等方法尋找一下孩子長不高的真正原因。然后咨詢一下專家的意見,盡快找出原因,并給予適當的治療。
秘籍六:衣服寬松點
如果給孩子穿的衣服太過于緊的話可能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那種可以緊緊的箍住腳踝、穿脫都非常困難的襪子,這種襪子會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同樣不利于孩子長高。所以盡量讓孩子穿寬松點的換衣服。
秘籍七:別迷信增高補品
當孩子一直長不高的時候,父母都很揪心。然后看到現在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所謂“增高助長”補品時,都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讓孩子嘗試。
本期嘉賓介紹
徐榮謙
男,漢族,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一個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1978年畢業后一直工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媒網學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題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中醫兒科學》主編。在各級雜志發表論文45篇,副主編著作8部,副總主編著作1部,主編著作5部。學術思想:從醫30余年。逐漸形成了自己“以五臟學說與六經辨證相結合,從肺論治與從肝論治相結合的臨床醫療特色。” 對于小兒肺系之小兒慢性咳嗽,小兒反復感冒,小兒哮喘;脾胃系之小兒厭食,腹瀉病,小兒重癥肌無力;心系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紫癜;肝系之兒童多動癥,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腎系疾患之小兒腎炎、腎病,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個矮),小兒腦積水,小兒腦癱;小兒青春期疾病之小兒痤瘡,小兒緊張疲勞綜合征等病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