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非常多見的,癌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有利我們的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導致癌癥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之路2016節目劉炬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致癌的飲食習慣
1、喜歡吃滾燙的食物
在許多研究中,發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癥患者,尤其是食道癌、胃癌患者,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常喜歡吃熱的食物。
咨詢一位被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近年來,國內外的報道也不斷證明著,飲熱茶會破壞食管的“黏膜屏障”。
還有相關的調查,發現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在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都是非常愛吃熱飲、硬食、快食等。
動物實驗也證明
飲酒、吃滾燙的食物、吃飯狼吞虎咽等都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后,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2、吃東西狼吞虎咽
吃東西狼吞虎咽仿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癥。
還有就是吃飯比較快,那么就會出現食物團塊的體積大,容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張先生就是這樣的患者,從參加工作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練就了快速吃飯的本領,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參加工作10年后他得了胃癌。
3、吃得過飽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里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
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癥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
4、經常在外面吃飯
當今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也改變了人們居家飲食的良好習慣。
許多人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由于經常在外吃飯,造成了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中。
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劑,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
同時,大家在聚會中大量飲酒,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胃腸負擔,為癌癥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本期嘉賓介紹
劉炬
女,副主任醫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