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非常多見的疾病,患有骨質疏松是非常痛苦的,嚴重的還會導致骨折的出現。那么日常生活中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之路欄目張春雨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骨質疏松的原因
1、營養因素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我們體內的鈣質和其他營養成分流失也會加快,所以攝入均衡充足的營養物質是非常重要的。
鈣、磷、蛋白質、微量元素如氟、鎂、鋅等、維生素C、維生素D等的缺乏與骨質疏松密切有關。
其中尤以鈣、磷兩種元素缺乏為主要原因。
2、缺少活動
適量的運動多我們的骨骼健康非常有利,如果長時間缺少運動,就會出現骨骼問題,骨質疏松也就不足為奇了。
運動、日光照射、重力負荷因素與骨量多少、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運動時,神經內分泌調節對骨骼提供充分的礦物營養,使全身和局部骨鈣含量增加。
運動還可以保持對骨骼一定的機械刺激,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增加骨的形成;運動鍛煉還可使絕經期婦女的雌激素分泌輕度增加。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會導致骨質疏松的出現,就是家族長輩患有骨質疏松,那么后代患有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骨量的丟失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遺傳因素也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身材矮小的人較身材高大的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即使生活條件、身體狀態、環境因素相近、性別相同、年齡相近的兩個人,其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和程度也有差別。
4、內分泌
在內分泌中,含有雌性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甲狀腺素、雄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生長激素等。
而以前4種激素尤為重要,特別是性激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尤其對婦女的影響更為明顯,例卵巢摘除或過早閉經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減少或不分泌,易發生骨質疏松。
5、失用因素
因骨折或骨病而需長期固定的患者,因患病需長期臥床者,肌肉癱瘓者,可引起骨質疏松癥。
一般認為,機體長期處于靜止狀態時,肌肉活動減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結果骨母細胞減少,正常骨的代謝過程遭到破壞,破骨細胞相對活躍,造成骨骼中的鈣溶出,尿中的鈣排出增加,終導致骨質疏松癥。
本期嘉賓介紹
張春雨
男,主任醫師,1986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學制六年),分配到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從事臨床工作至今。2001年在瑞典隆德大學醫學院進修關節外科,現主要從事骨與關節疾病的診斷及外科手術治療。如:關節畸形的截骨矯形、股骨頭壞死治療及人工關節置換術等。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十余篇論著,多次參加了在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馬來西亞及香港等地舉辦的國際骨科學術會議。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