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牙齒的咀嚼,將食物嚼碎之后,食物到達我們的胃部才能夠消化的更好,對我們的健康才更加有益。那么生活中如何保護牙齒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之路欄目丁一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保護牙齒
一、要積極防治各種能引發牙齒松動、脫落的疾病
我們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導致我們會出現牙齒是疾病,牙齒會出現松動、脫落的現象,所以我們要積極預防。
臨床研究發現,老年人的牙齒出現松動、脫落大多是由牙周病、牙髓病和骨質疏松癥等疾病引起的。
因此,老年人只要積極地防治上述疾病,是完全可能擁有一口好牙的。
二、要少吃堅硬的食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吃太過堅硬的食物,太過堅硬的食物對我們的牙齒傷害是非常大的,可能導致牙齒松動。
人的牙齒上包有一層琺瑯質,人若經常吃一些堅硬的食物,會使這層琺瑯質因過度(損而受到破壞,甚至使深層的牙本質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經失去保護。
這不僅易使人患牙本質過敏癥(倒牙),還容易引發齲齒等比較嚴重的牙病。另外,人的牙齒(損嚴重還會造成牙齒的向前移位,導致人的臉形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人的容貌。
因此,老年人應盡量少吃檳榔、甘蔗、榛子等堅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齒去啟瓶蓋、拔釘子,以防止牙齒受到損害。
三、漱口不能替代刷牙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不要認為漱口就可以代替刷牙,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其實,常漱口很有必要,但漱口代替不了刷牙。因為刷牙既能清洗牙齒表面的污垢,又能殺滅口腔中的細菌。
人們長期堅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因此,老年人應該養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習慣。
四、要定期洗牙
有的老年人認為保護牙齒只要堅持刷牙就可以了,沒必要總去洗牙。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其實,刷牙是不能代替洗牙的。這是因為牙刷只能刷到牙齒的正面和上面,卻無法刷到牙齒的背面和側面。
若一個人長期只刷牙不洗牙的話,那么在其牙齒的背面和側面就會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石。這些牙菌斑和牙石會逐漸腐蝕掉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從而使牙齒變脆。
牙齒上的琺瑯質一旦被完全腐蝕掉,牙本質就會暴露在外,從而可引發牙髓炎等疾病。
而洗牙則可通過一些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去掉牙齒各個面上的牙茵斑和牙石,從而達到徹底清潔牙齒的目的。因此,老年人應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好每年洗牙2~3次。
五、掉了牙及時修補
臨床研究發現,人的牙齒脫落后若沒有得到及時的修補,那么其附近的牙齒也會很快松動甚至脫落。
另外,人的每顆牙齒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哪怕有一顆牙齒出現缺失,也會使人的咀嚼能力下降,從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旦出現牙齒缺失就應立即進行修補,以恢復牙齒的功能并穩定其鄰近的牙齒。
本期嘉賓介紹
丁一
女,主任醫師,教授,擅長口腔內科常見疾病-齲病、牙髓根尖周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牙周病、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診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