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我們人體大的解毒器官,我們每天吃進肚子里的有毒物質都需要經過肝臟來進行降解。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肝臟,那么肝病究竟有哪些癥狀呢?那就讓我們隨著視頻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甲型肝炎的癥狀
甲肝病情初發時,患者都會出現全身無力,食欲不振甚至還會發燒。
2.乙型肝炎的癥狀
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乙肝癥狀比較常見,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疲乏無力,有時會有肝區(右上腹)疼痛,查體可有皮膚鞏膜發黃,肝區觸痛,化驗檢查可出現肝功能異常等。
慢性乙肝往往是癥狀、體征都不太典型,僅稍感乏力,容易疲勞,大多是在健康體檢時被發現。慢性乙肝也可能會有肝區脹痛不適的情況。
3.丙型肝炎的癥狀
患者會出現發低燒,感覺疲憊的現象,但是大多數人沒有癥狀。
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間沒有任何明顯的癥狀。
如何保護肝臟
1、保持正常體重
體重過重會讓肝臟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會升高。如果全身脂肪減少,肝臟的脂肪也會減少,甚至明顯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數。理想減重方式就是均衡飲食加上規律運動。
2、遠離各種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減少接觸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3、均衡飲食
不均衡的飲食習慣從而增加了肝臟的負擔。
肝臟負責把吃進的食物,轉換成身體能量來源。
對肝臟來說,把非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飲食能量來源組合應該是55~65%的來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飯、面食),11~15%的來自蛋白質能量(例如肉類、豆類),20~30%的來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飽和脂肪占比85%(例如植物油)。
4、注意飲食衛生
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鮮,因為蛤、蠔以及貝類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5、不喝酒不吸煙
飲酒會提高發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機會,有肝病的人應該完全戒酒。抽煙和罹患肝癌有關。
6、注意睡眠時間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應該為8小時,正常的應該是從23點左右開始上床睡覺了,到了凌晨1至3點鐘是進入深睡眠狀態,這個時辰是養肝血的佳時間,反之,就會養不足血。因此,人們不要熬夜,不要讓熬夜傷了肝。
7、不盲目用藥
吃進去的藥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除了醫師處方藥,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藥物,因為服用多種藥物容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肝臟代謝藥物能力。
本期嘉賓介紹
男, 1960年3月8日出生,師從肝膽外科專家黃志強院士,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醫學博士,外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醫院院長、解放軍總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專業技術三級。
長期從事肝膽胰外科臨床與實驗研究,學術造詣深厚,外科技藝精湛,臨床經驗豐富,在肝膽胰外科傷病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成果,為改進復雜肝膽胰傷病的外科治療效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主研人完成的"肝膽管結石及其并發癥的外科治療和實驗研究”獲得200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填補了連續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醫藥方面的空白,2012年獲得中國名醫指南網評選的百強名醫稱號。
先后主持完成了15項全軍醫學重點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3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文章135篇,SCI論文20篇,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十余部。并榮獲"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獎"及"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
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百名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總后勤部科技銀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