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生活越來越繁榮。有很多人都被心絞痛所折磨著,心絞痛發作的時候,疼痛難忍往往都會滿頭大汗。那么究竟什么事心絞痛,心絞痛的臨床癥狀又是什么,又怎樣去鑒別心絞痛呢?接下來請我們的劉文嫻專家來給我們說說如何拯救我們的心絞痛!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臨床表現
1.典型心絞痛癥狀
突然發生的,往往疼痛非常劇烈,甚至無法忍受。
突然發生的位于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瀕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動,重者還出汗。
疼痛歷時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鐘內(很少超過5分鐘)消失。常在勞累、情緒激動(發怒、焦急、過度興奮)、受寒、飽食、吸煙時發生,貧血、心動過速或休克亦可誘發。
2.不典型的心絞痛癥狀
疼痛感不是很強烈,而且時間也相對較短。
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區或上腹部,放射至頸、下頜、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僅有左前胸不適、發悶感。
鑒別診斷
1.心臟神經官能癥
本病患者常訴胸痛,但為短暫(幾秒鐘)的刺痛或較持久(幾小時)的隱痛,患者常喜歡不時地深吸一大口氣或作嘆息性呼吸。
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經常變動。癥狀多在疲勞之后出現,而不在疲勞的當時,作輕度活動反覺舒適,有時可耐受較重的體力活動而不發生胸痛或胸悶。含用硝酸甘油無效或在10多分鐘后才“見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及其他神經衰竭的癥狀。
2.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疼痛相當劇烈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可能產生心力衰竭,甚至休克。
心電圖中面向梗塞部位的導聯ST段抬高,并有異常Q波。實驗室檢查示白細胞計數及血清學檢查示肌酸磷酸激酶、門冬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紅蛋白、肌凝蛋白輕鏈等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3.X綜合征
本病為小冠狀動脈舒縮功能障礙所致,以反復發作勞累性心絞痛為主要表現,疼痛亦可在休息時發生。發作時或負荷后心電圖可示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可示缺損、超聲心動圖可示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
但本病多見于女性,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不明顯,疼痛癥狀不甚典型,冠狀動脈造影陰性,左心室無肥厚表現,麥角新堿試驗陰性,治療反應不穩定而預后良好,則與冠心病心絞痛不同。
4.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絞痛
包括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風濕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狀動脈炎、梅毒性主動脈炎引起冠狀動脈口狹窄或閉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等均引起心絞痛,要根據其他臨床表現來進行鑒別。
本期嘉賓介紹
劉文嫻
女,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監護室科主任,負責監護室日常工作。
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師從我國心內科專家呂樹錚教授,曾于2002年在比利時列日大學中心醫院進修學習,2006年在美國休斯頓圣路克醫院進修學習。主要專業特長是冠心病的臨床及介入治療,冠心病危重癥的救治以及心力衰竭的臨床救治與管理等,曾多次指導危重癥患者的搶救。
2011年1月主編?心臟危重癥處理原則和案例分析?學術專著,并參與心內科巨著?冠脈介入診療技巧及器械選擇?及?介入心臟病學手冊?的編寫。特別致力于冠心病治療的規范化、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研究,2001年12月“無保護左主干病變選擇性支架術”獲北京市科學進步三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