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只要我們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補腦健腦的作用。那么,究竟有哪些運動方式,對于我們的大腦是十分有利的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王正珍專家來給我們說說補腦健腦的運動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七大運動可促進大腦思維能力
健走
健走是一項很不錯的可以提高大腦記憶力的運動方式。
作為一項簡單有效的心肺練習,健走比普通的行走來得更有效果,可促進15%大腦的學習能力、注意力和抽象推理能力。
瑜伽
洛杉磯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不同的瑜伽動作也有不同的效果。比較向后的動作、向前的動作和站姿,他們得出結論,改善腦力的佳姿勢是身體向后彎曲。
舞蹈
舞蹈是很多人,從小就開始接觸的一項運動。
學舞蹈很容易,要記住舞蹈動作,靠的是左腦的組織和理解力,想要跟上節拍,跳出韻味和美感,靠的卻是右腦對于肢體的協調和想象力。因此多跳舞蹈對鍛煉左右腦的效果很好。
騎腳踏車
騎腳踏車讓你既要注意周遭環境的影響,也要做好平衡手腳的工作,并促進血液循環,讓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所以,每次騎腳踏車后,你有可能感覺頭腦清楚,思維清晰。
乒乓球
科學研究表明:乒乓球運動要求大腦快速緊張地思考,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供給大腦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腦功能。
游泳
游泳能促進腦細胞的發育。
如果你經常性的游泳,那么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腦細胞的發育狀況。
水對外周血管的按摩和刺激能夠提高我們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反應能力,促進右腦的開發和使用。
滑雪
滑行時,眼、手、腿、腳的密切配合能大程度地訓練反應速度,尤其是高山滑雪更是制造了強烈的成功感,提高一個人應對各種挑戰的自信心。
本期嘉賓介紹
王正珍
女,博士,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于原山東醫學院臨床醫療系,后在北京體育大學獲碩士及博士學位。1995年和2002年分別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從事醫學教學、運動醫學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先后參加多項國家級和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成果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一等獎。多次參加重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主要研究方向是大眾健身理論與應用、慢性疾病運動干預。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學術專著《糖尿病前期人群運動處方研究與應用》、《高血壓病人群運動指南》2部,主譯《ACSM運動測試及運動處方指南》、《運動損傷預防-國際奧委會醫學手冊》2部,編寫、翻譯各類教材180余萬字,是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醫學》副主編。北京體育大學精品課程《運動營養學》和《運動處方》負責人,承擔《運動營養學》、《運動處方》、《病理學》、《健身概論》和《慢性疾病運動干預》等課程的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學術期刊部主任、北京康復醫學會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全國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委員會秘書、北京市運動醫學學會秘書等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