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慢性哮喘,多由于哮喘急性發作控制不利,或反復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發作,不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或雖可用藥物控制但緩解期很短,大多合并肺氣腫、肺功能減退、缺氧,體格檢查時,可見胸部呈桶狀。所以,雖然不是急性發作期,但常常感到胸悶、氣急、肺部聽診可聞及哮鳴音。
慢性哮喘患兒,由于體質較差,抵抗力低下,經常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痰多,
呈白色泡沫痰或粘稠痰。由于炎性分泌物阻塞氣道,可發展成肺不張,有的發展成支氣管擴張,嚴重者有心肺功能損害,甚至成為肺源性心臟病。
本期嘉賓介紹
蘇惠萍
女,主任醫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呼吸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東直門醫院呼吸學科后備學科帶頭人。主要學術兼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醫內科學會北京分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1984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不間斷從事中醫內科臨床醫、教、研工作近30年,臨床專業為中醫內科呼吸學科,學術方向為中醫藥防治呼吸系統疾病,近年來先后參加完成國家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6項,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2項,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3項。近年在核心期刊發表“中醫藥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與優勢”等論文20余篇,主編或參編學術論著10余部。
日常家庭治療
中醫專家認為“久病無速治之法,虛癥無速補之法”,治病應遵循“急者治 其標,緩者治其本,標本同治”的原理。
多年的臨床實踐也告訴我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治其標的方法是無法治愈哮喘的。
患者初患哮喘病時,一般病情較輕,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后,病情一般能得到長期控制。
但是,許多患者由于重視不夠不能及時得到合理的治療,病情很快加重起來,發展到后來,幾乎每天都要發作,而且哮喘發作時的癥狀也越加劇烈,用藥量也越來越大,使患者產生嚴重的藥物依賴性和抵抗性,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所以專家建議,日常居家多關注一些,國內常用的醫療器械,如:哮喘、治療帶等等都屬于日常居家常用的方法。
治療
“三期療法”使用的中藥成分:太子參、冬蟲夏草、浙貝母、天花粉、檳榔、甘草。
“三期療法”的治療方法
1.過渡適應期
患者初次接診,病人因天氣等外在因素誘發,引起胸悶、咳喘、痰多、汗多等癥狀,甚至因喘而危及生命,是為哮喘急性發作期。
該期的治療應以中藥為主藥,輔以常規西藥治療,比如消炎、擴張支氣管等。待哮喘癥狀逐步穩定下來之后,開始逐步減少以致停掉西藥的用量(但不能驟然停掉西藥)。經過1-2個月的治療后,哮喘一派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
2.治療緩解期
許多病友在基本癥狀消失后,就以為哮喘治愈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部分體質較弱、哮喘病史長的病友在本期的治療中,除了中藥之外,還應輔以少量的西藥,如茶堿類藥物及抗炎藥等。
3.鞏固根治期
久病則虛,虛無速補之法。
經過該期的治療之后,病人體質會較前增強,在天氣突變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下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易于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