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小兒肺炎有何癥狀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
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兒素喜吃過甜、過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積滯而生內熱,痰熱壅盛,偶遇風寒使肺氣不宣,二者互為因果而發生肺炎。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冬季,嬰幼兒容易患發肺炎。其原因是因為氣候寒冷、室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易導致嬰幼兒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嬰幼兒本身呼吸系統生理結構的特點,免疫機制發育不完善,防御功能差,如果孩子再伴有營養不良或者佝僂病,所以很容易感染擴散發生肺炎。
小兒肺炎有何癥狀?嬰幼兒肺炎主要表現,發熱,若伴有營養不良體溫可能不升高反而下降,嘔吐、煩躁不安、咳嗽、喘憋、表現出呼吸困難。
小嬰兒可以發現口鼻發紺(缺氧表現)或者鼻翼煽動。新生兒或小嬰兒還可以表現為嗆奶、拒奶、呼吸急促。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去醫院診治。
引起小兒感染性肺炎的病原體可以是細菌、支原體、病毒等等,因為在用藥方面必須根據其病原體對癥用藥,不能所有肺炎都使用抗生素,也不是都需要輸液治療。
霧化吸入也是治療肺炎的一個手段,通過霧化吸入可以使藥物直達支氣管或者肺泡,其它對癥處理即可。
目前對于肺炎球菌肺炎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可以通過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和HIB疫苗進行預防。
對于其它病原體感染的肺炎好的預防辦法,就是平時注意孩子的飲食,多做戶外活動,保證每天室內通風換氣,不要在室內吸煙或者三手煙污染,少去公共場合。沒有必要通過吃一些補品來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本期嘉賓介紹
女,1983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大學學歷,從事兒內科臨床工作5年,從事兒童保健工作18年。從事保健工作以來,曾參與科內4個重要課題的設計,2000年作為項目的主要管理者參與了國際多中心合作的《流感項目》的研究。共參與科內近32篇論文的撰寫工作,公開發表19篇,主要代表作有: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兒童ARI、CDD臨床病例管理項目師資培訓效果評價、北京市部分小兒體重偏離原因分析以及換乳期營養管理效果的探討等。撰寫科普文章86余篇,并參與8本科普書籍的撰寫工作,約計28.5萬字。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小兒肺炎的預防
1.室內空氣新鮮
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安靜,讓孩子休息好。
2.飲食及排痰
在飲食上要吃易消化、高熱量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以軟的食物好,有利于消化道的吸收。
咳嗽時要拍拍孩子的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拍背時從下往上拍,房間內不要太干燥,孩子要適當地飲水,以稀釋痰液,有利于痰的排出。
3.加強鍛煉,注意適當增加衣服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強鍛煉,可根據年齡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戶外活動時,注意適當增加衣服。
社會上感冒流行時,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時,不要與孩子接觸。
4.增強嬰幼兒的抗病能力
堅持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同時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給小兒增減衣服,防止傷風感冒。合理喂養,防止營養不良。
教育小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讓嬰幼兒多曬太陽。不斷地增強嬰幼兒的抗病能力是預防該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