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甲狀腺(拉丁語:Glandula thyr(e)oidea;英語:Thyroid)是脊椎動物非常重要的腺體,屬于內分泌器官。在哺乳動物它位于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
人類的甲狀腺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以此命名。甲狀腺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質、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
甲狀腺依靠制造甲狀腺素來調整這些反應,有triiodothyronine (T3)和thyroxine,也可稱為tetraiodothyronine (T4)。這兩者調控代謝、生長速率還有調解其他的身體系統。
T3和T4由碘和酪胺酸合成。甲狀腺也生產降鈣素(Calcitonin),調節體內鈣的平衡。
甲狀腺的形態特征
平常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甲狀腺位于何處,但“粗脖子病”大多數人并不陌生,其實“粗脖子病”就是甲狀腺腫大,這就告訴我們甲狀腺位于頸部。
再具體些,我們平常所說的“喉結” ,我們自己都能觸到,甲狀腺就位于“喉結”的下方約2~3厘米處,在吞咽東西時可隨其上下移動。
甲狀腺形如“H”,棕紅色,分左右兩個側葉,中間以峽部相連。兩側葉貼附在喉下部和氣管上部的外側面,上達甲狀軟骨中部,下抵第六氣管軟骨處,峽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氣管軟骨的前方,有的人不發達。
有時自峽部向上伸出一個錐狀葉,長短不一,長者可達舌骨,為胚胎發育的遺跡,常隨年齡而逐漸退化,故兒童較成年人為多。
甲狀腺外覆有纖維囊,稱甲狀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組織將腺體分成大小不等的小葉,囊外包有頸深筋膜(氣管前層),在甲狀腺側葉與環狀軟骨之間常有韌帶樣的結締組織相連接,故吞咽時,甲狀腺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62年生,1984年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并獲學士學位。
此后在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期間分別獲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醫學碩士學位和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擔任《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副主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副總編輯、《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特約審稿員、《中國男科學雜志》和《生殖醫學雜志》》、《中華糖尿病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實用內科雜志》編委,中華內分泌學會中青年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生機制和治療以及性腺激素的調節機制等。曾獲全軍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和三等獎多項以及解放軍總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5項。目前承擔的科研工作包括中日科研合作項目一項、國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陳香美教授主持〉分課題一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并指導下級醫師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己在國際刊物發表論著30篇、國內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在英文醫學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1994晉升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001年晉升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性腺學組組長。北京市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副會長。全軍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長。2011年獲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終身成就獎”。
2013年擔任醫療器械行業龍頭企業—魚躍醫療首席醫學顧問,主要針對魚躍血糖儀的科研工作進行醫學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