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別以為失眠、頭痛是一樁小事,持續頭痛數小時癥狀者,可能是患上腦部絕癥的先兆。我建議大家如果持續頭痛,應當及早治療,千萬不可延誤有效的治療時間,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與頭痛有關的穴位。
與頭痛有關的穴位
一、大椎
“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穴在第七頸椎棘突起高大處而得名。
位置: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兩肩峰連線的中點。
主治:一切頭痛、熱病、失眠、咳嗽、癲癇、腦炎、頭悶、出虛汗等。
本期嘉賓介紹
男, 1955年5月8日生。198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學院,在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長期從事針灸臨床工作。
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臨床醫學院針灸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是北京市《中醫藥125人才培養計劃》培養的國內中醫藥科技前沿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癥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身心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針灸學會刺灸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理事等學術職務。
現任《中國鄉村醫藥雜志》編委,《中華全科醫師雜志》特約審稿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二、外關
由腕而上至此穴猶如“關”口,三焦經的絡穴,別走心包經,故名外關。
位置:位于腕背橫紋正中直上二寸,撓骨與尺骨之間。 主治:偏頭痛、熱病、耳聾耳鳴、落枕、腮腺炎、胸脅痛、關節疼痛。
三、風池
“池”指淺的凹陷處,是風邪窩積的地方,故名風池。
位置:位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平風府穴凹陷處。
主治:頭痛、失眠、目赤痛、近視、感冒、鼻塞、高血壓、視力模糊。
四、太陽
本穴主治陽盛亢奮引起的頭痛,故名太陽。 位置:在眉梢與目外眥連線之中點向后外開約1寸處之凹陷中。 主治:偏正頭痛、目疾、三叉神經痛。 五 曲池 “曲”指屈曲肘關節,取穴時該處呈現一個凹陷,形似淺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于肘橫紋頭的外端,肘關節撓側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熱病、高血壓、手臂腫痛、蕁麻疹、皮膚瘙癢、月經不調。 點穴位不僅可以調理氣血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鐘。堅持就是勝利,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