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 當代中醫泰斗關幼波教授大弟子、中醫肝膽病診療專家、北京中醫醫院肝膽科主任醫師。
現在正是晚秋時分。在秋季,氣候干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生,特別是養肺滋陰潤燥。
重陽前后,秋高氣爽,正是登山旅游的大好時節,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晚秋飲食養生
在飲食方面,可多吃滋陰潤燥清肺的食物,如銀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豆漿、蜂蜜、橄欖、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和養血的作用。
另外,每日中、晚餐可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適宜秋季食用的湯粥有:百合冬瓜湯、芙蓉鮮蔬湯、銀耳蓮子粥、赤豆粥、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在藥補方面,基本原則也是以滋潤為主,可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沙參、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干地黃等。除上述幾味藥外,秋季藥補還可選用一些中成藥,如:黃精糖漿、復方蜂乳、雪蛤參精、人參健脾丸、生脈飲等。這些中藥均有消除燥熱的功效,即使沒有口干、舌燥等癥,亦可少量服用,以達到養生目的。
秋季養生不宜過度進補,一些過補的營養品或者中成藥并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例如人參,血壓偏高者食用后反而會出亂子。
除此之外,秋季飲食還需注意避免食用過多的辛辣之物,因為易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傷及肝氣。中醫學認為肺燥易傷肝,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即:減辛增酸。
需要注意的是,有胃潰瘍、胃炎的患者需注意嚴格把握酸性食物的攝入量,避免加重病情。
晚秋起居養生
在起居方面,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也要貪睡,要“以雞俱興”。
在運動方面,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季節。此時機體活動隨氣候變化而處“收”的狀態,陰精陽氣也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所以秋季運動項目不宜過猛。其中,登山是適宜秋季進行的運動之一。
登山可增強體質,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在登山的過程中,人體的心跳和血液循環加快,肺通氣量、肺活量明顯增加,內臟器官和身體其它部位的功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登高還有助于防病冶病,患有神經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壓、冠心病、氣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登山鍛煉,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晚秋心理養生
在心理方面,由秋季易抑郁,還應多曬太陽,多爬山。陽光中的紫外線能補充5羥色胺,山林地帶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景色優美,可讓人心情愉快,陶冶性情,身心健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