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調整好體質就能長壽
人體內有五臟六腑,運行的是氣血精液,中醫認為,人的體質可以反映人體健康狀態,也能預示疾病趨向。今天,請來自北京中醫醫院的李建大夫為大家講講人的體質與健康問題。
體質一方面來自于先天,父母是什么樣的體質,他的小孩就有可能出現什么樣的體質。另一方面來自于后天,受環境、飲食、地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1.先天遺傳性。比如父母比較胖,孩子也會非常胖。父母有高血壓,子女得高血壓的幾率就會比較高。
2.群類趨同性。比如這個家族都在一起吃飯,環境因素、飲食因素都一樣,于是他們體形、脾氣稟性就越長越像。
3.個體差異性。同樣是感冒,但治療的藥方不一樣,原因就在于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
4.相對穩定性。一個人的體質不會天天變,在某一段時間內基本是穩定的。
5.動態可調性。雖然一個人的體質相對穩定,但通過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可以逐漸調整體質。
什么是正常體質
所謂正常體質,是我們心目當中理想的體質,它從絕對意義上講是不存在的,只能是相對的。相對正常體質是一種陰陽的動態平衡;當它失衡的時候,人就生病了;當它再次達到平衡的時候,疾病就痊愈了。
人體分九種體質。第一個是平和體質,就是正常的體質。剩下的八種體質都叫偏頗體質,是不正常的體質,比如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郁體質等。但實際上人的體質多數是一個混合體,同時兼具多種體質的特點。
《黃帝內經》說:“平仁者,不病也”。就是說有正常的平和體質的人,他體內的陰陽氣血精液是好的狀態,所以這種人是健康的,而且不愛生病,非常容易成為長壽的人。人體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不注意調節,就有可能出問題,讓體質發生變化,就有可能生病。
第一、節制法。人有七情六欲,必須通過節制自己的情感,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保持豁達開朗的狀態。
第二、轉移法。避開強刺激源,轉移自己的情緒,練練琴棋書畫或跑步等,讓自己心情保持比較順暢。
第三、要注意起居、飲食要有規律。
第四、調節飲食。食物五味入五臟,酸苦甘辛咸,食物不要偏嗜。
第五、適當運動。適當的運動對身體非常重要,找一個適合于自己的方式去鍛煉,持之以恒,但是量不要太大。
第六、睡眠法。休息、睡眠就像是身體的一個旅店,睡眠好了身體就得到好的調整。
從外表看,身體強健、壯實,體態適中,不胖不瘦,精力特別充沛。
從性格上來說,正常體質的人比較隨和、開朗。
從神態來講,正常體質的人是勻稱的、健壯的。頭發比較密、比較黑,面色比較紅潤,眼睛放光,非常有神,而且他的視覺比較靈敏,耳聰目明。
正常體質的人不愛鬧病,春夏秋冬哪個季節都比較適應,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特別強,特別好。
本期嘉賓介紹
女,1963年3月出生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8月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工作,運動生理博士,教授,現任運動醫學教研室主任兼任康復中心主任,北京體育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校運動技術與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