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膽結石癥狀的誤區
中老年男性極度缺乏運動,再加上高脂肪、高熱量的攝入,膽結石已經悄悄地潛伏在他們體內。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尹思能稱,許多人對膽結石癥狀存有誤區。
誤區一
沒有癥狀的膽囊結石不需要治療,等有了癥狀再說。
據有關統計:有1/3以上的膽囊結石是在沒有癥狀的情況下被診斷的,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人們不能因為膽結石暫時無癥狀就任其不管,而失去佳治療時機。
誤區二
小的膽囊結石不需要治療,等長大了再說。
從專業的角度講,并不是結石越小越安全。因為直徑超過1厘米的結石,既不容易卡在膽囊管,
更不會掉入膽總管,很少會發生急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等并發癥。發生各種并發癥者,大多是直徑在5毫米以下的結石。
所以,小膽囊結石更危險,更應該盡早治療。
誤區三
一直以為是胃病,按照胃病治療。
患膽結石癥的人98%伴有膽囊炎,許多病人自訴“心窩處疼痛”,其實這也可能是結石性膽囊炎的表現。由于癥狀類似于胃病,所以導致病人第一反應是胃病的發作,從而忽略了可能是膽結石引發的疼痛。
得了膽結石的病員朋友,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不能主觀判斷,輕信民間傳說,相信科學很重要。
本期嘉賓介紹
男,北京同仁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華外科學會手術學組委員、中華腫瘤外科學會肝癌學組委員,中華器官移植學會青年委員,北京器官移植學會委員,中國醫療促進會北方肝癌專家委員會常委、副秘書長,中國肝膽胰協會外科委員,國際肝移植協會委員,《器官移植》、《中華肝臟手術學》雜志編委,《中華外科雜志通訊編委》。河北省人民醫院客座教授、第二炮兵總醫院客座教授。
擅長
肝癌、胰腺癌、膽管癌及膽囊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診治,肝臟移植、活體肝臟移植,膽石癥、脾臟疾病等,尤其
榮譽成就
1991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2007年師從國際肝臟移植專家范上達院士于香港大學醫學院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中心進修學習。2009年至2012年期間曾先后到意大利國家癌癥中心、日本紅十字會總醫院、韓國現代集團醫院以及臺灣長庚醫院等世界肝膽胰外科及肝移植中心學習。主持完成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全部肝臟移植手術,主刀完成超過600例次,其中包括經典原位肝移植、背馱式肝移植、減體積肝移植、兒童親體肝移植、成人活體肝移植以及肝腎聯合移植等。每年完成肝癌切除手術超過200例次,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66篇。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十五公關等國家大型科研項目;參與編寫《腹部器官移植手冊》、《肝臟移植圖譜》、《肝癌外科治療學》等專著 , 曾獲國家級教學二等獎 ,北京市教學一等獎及北京大學教學一等獎 ,數次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教師。
擅長病情復雜的肝臟及胰腺腫瘤的手術治療,每年肝癌手術超過150例次,胰腺腫瘤手術50例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