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94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后留學日本,2004年獲日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醫學博士學位。從1994年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臨床工作,尤其在耳科學與聽力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在耳顯微外科、聽力學方面,在遺傳性耳聾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結果。尤其擅長兒童耳聾的診斷與治療、中耳炎的診斷與治療,人工耳蝸聽覺植入手術等。2002年-2004年在日本自治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進修學習。論文發表 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7篇,全部為耳科學方面論著,其中在《Molecular Therapy》(IF5.61)發表連續研究論文兩篇。近年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人老耳背的原因
聽力下降,老人容易孤僻
老人聽力下降后,不僅整個生活質量會降低,其對于性格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據美國《科學世界報道》網站報道,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人員發現:聽力受損會引起老年人的能力和自信心下降,其性格特征也會變得不如以前那么友好開朗了。
研究人員選取了400名年齡在80~98歲之間的老年人,對他們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這些老人每兩年接受一次生理、心理發展方向和某些人格特征方面的評估,包括外向性、友好開朗性和情緒穩定性。分析結果表明,即便在這段期間內情緒穩定性保持恒定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變得不那么友好、開朗了。
各類疾病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
對于聽力下降,很多老人會感到迷惑:噪音損害、本身沒有耳部炎癥、外傷和藥物中毒等耳部疾病史,但為何很早表現出聽力下降。實際上,這就需要考慮到渾身性疾病對聽力的影響。
據富陽惠耳技術服務中心的專家介紹,慢性腎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壓、水腫等,而高血壓是引起耳聾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腎炎病人常常使用利尿藥,如速尿,利尿酸等,病情嚴重者不得不使用點對聽力有損害的抗菌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這些藥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
除此以外,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聽力下降的一個重要病因,經常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的表現之一。有調查顯示老年耳聾中70%患有動脈粥樣硬化,耳聾輕重與動脈硬化程度呈正相關。
神經性耳聾易引發老年癡呆
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研究中發現,老年聽力障礙者主要是神經性耳聾,它的主要癥狀有四點:
一、聽得見說話聲音,卻辨別不清楚說話的意思;二、語速快了聽不清;三、環境嘈雜的場合聽不清;四、小聲聽不見,聲音大了又難受。簡單地講,這是因為我們的內耳(或叫:耳蝸)出了問題。
正常的耳蝸具有將外界的聲音進行分析、處理和轉換的作用,耳蝸中有很多聽毛細胞,聽毛細胞一旦出現部分萎縮或壞死就會降低耳蝸的處理能力,以上的癥狀就會出現。請大家記住兩點:一、耳蝸中聽毛細胞壞死是神經性耳聾的主要致病原因:二、聽毛細胞壞死后不可再生,這也是神經性耳聾不可治的重要原因。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方法能使壞死的聽毛細胞再生,也就是說,凡是神經性耳聾可治的宣傳都是對患者的欺騙。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兩種解決神經性耳聾的方法:1、助聽器 2、人工耳蝸。助聽器的適用對象是尚有殘余聽力的耳聾患者;人工耳蝸的適用對象是:全聾患者或使用助聽器無效的患者。
神經性耳聾的早期干預極為重要,所謂早期干預是指:早期發現、早期驗配助聽器和堅持佩戴助聽器。遺憾的是,我國絕大部分老年聽力障礙患者都沒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驗配助聽器,時間一長就演變成為陳舊性神經性耳聾,他們的聽覺功能每況愈下,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響,許多人被社會邊緣化了。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告知:在老年癡呆患者中,30%是聽力障礙患者,聽力障礙是老年癡呆癥的誘發因素之一。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