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中醫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 教授1965年開始學習中醫和針灸。
通過大學、碩士、博士及國內外進修學習,繼承了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董建華教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歐陽琦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又吸收了日本導師池見酉次郎教授、小泉直子教授和久保千春教授的現代西方心身醫學的思想和經驗。率先在國內開展了中醫心身醫學理論和臨床的研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已治療了患者10萬多人次。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醫心身醫學課題《胸痹(冠心病)性格缺陷與所致證候的基礎研究》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心身醫學課題《剛柔證治的中醫內科心身疾病學研究》。在此基礎上他創立了中醫心身醫學辨證論治理論——剛柔辨證,即(兩綱、四型、十六證)和九寶合璧的治法。這一理論為心身性疾病和亞健康狀態提供了一套頗為有效的治療法。同時也為中醫學辨證論治方法在清代溫病學說以后的發展填補了空白。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老人如何養護心臟 10種營養食物助護心
1、杏仁
一份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會期刊》的研究發現,杏仁不但具有對心臟有益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還有維生素E和精氨酸,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結,降低心臟病風險。護心吃法:杏仁熱量高,要控制總攝入量。好用磨碎機將其磨成粉狀,拌入菜中或是撒在飯上,可充分吸收杏仁營養。
2、人參
中醫認為補氣藥物可以保護心肌,增強心臟功能,對于高血壓控制有幫助。護心吃法:除非體質很虛弱,否則不當的補氣只會造成反效果,讓病情加重。尤其已經出現口干舌燥等實熱證的人,更不適合使用人參。一般血壓狀況穩定的人才可使用人參,血壓不穩或剛出血后,不建議大量服。好由醫師辨別體質,且建議由少量開始服用。
3、當歸
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當歸,具有補血功效,在傳統中醫典籍里有活血化淤功能,也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之一。護心吃法:好經中醫師診斷后服用。當歸偏熱性,體質燥熱者不宜使用;腸胃功能較差的人食用,也容易出現腹瀉問題。
4、薏仁
屬于水溶性纖維的薏仁,可以加速肝臟排除膽固醇。護心吃法:將薏仁煮飯。一碗薏仁加一碗半的水,放進電飯鍋里煮熟。煮好后分成小包裝放進冰箱冷凍室冷藏。煮飯時可將冷凍薏仁稍解凍,放入飯鍋與大米一起煮熟。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控制大米與薏仁的比例,由于經過再次烹煮,薏仁會變軟,更好吸收。
5、黑芝麻
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狀硬化,是優質的脂肪來源。鐵質及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黑芝麻,也是中醫認為可以補血及滋補五臟的食品。護心吃法:芝麻的營養成分藏在種子里,建議生芝麻好先用干火稍微炒一下。或是將黑芝麻打碎磨成粉,撒在飯菜上,也可以充分攝取到芝麻素。
6、黃豆
黃豆含多種必需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護心吃法:用熱水先將黃豆泡4小時以上,再換水煮熟。營養師認為,這樣可以將黃豆中容易產氣的多醣體溶解出來,減少脹氣。
7、菠菜
菠菜中的葉酸,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菠菜中的鐵類及微量元素,可以達到補血作用。護心吃法:保存葉酸好的方式是大火快炒,加熱時間短,營養價值才能保留。炒前好先用熱水焯燙一下,再加豆制品炒或拌,就可以避免草酸鈣沉淀。痛風患者,好避免食用菠菜。
8、黑木耳
黑木耳的高纖成分,可以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結物質,對于動脈硬化、冠心病及缺血性中風有不錯的保建效果。護心吃法:干燥的黑木耳纖維含量較高,可先用水泡開,洗凈切絲,用熱水焯燙一下,撒上姜絲、糖、白醋、醬油涼拌。需要注意的是,黑木耳具有軟便作用,容易腹瀉者不宜食用。
9、海帶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海帶內含巖藻多醣昆布素,類似肝素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預防動脈硬化。而且,海帶屬于水溶性纖維,因此可以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護心吃法:煮湯、涼拌均可,但海帶本身含鈉,好減少調味料使用。
10、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堿,可以保護心血管。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芹菜含多種降壓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可使血壓下降12%—14%,膽固醇下降14%。且芹菜含鉀量高,可以幫助體內鈉的排出,避免多余水分滯留體內。護心吃法:吃芹菜要記得吃葉子。因為芹菜葉的維生素C比莖干高,營養價值高,是營養素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