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大或氣溫過低,是感冒多發季節。中醫認為,冬燥易傷肺,如因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發燒、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癥、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方建志指出,在這個季節,老年人、小兒、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者更易復發。
從中醫的角度看,咳嗽有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外因是外感風寒,由皮毛而入,合于肺而為病。內因則指出寒飲入胃,冷飲之邪,循胃上膈,從上干于肺而致咳。臨床上發現,外感咳嗽更為常見,一般來說,分為風寒和風熱兩種情況,方建志主任還針對“咳嗽的中醫療法和藥膳食療”作了詳細的講解。
風寒咳嗽
癥狀:咳嗽、咽癢、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頭痛、鼻塞、惡寒無汗、全身酸痛等。
治療原則: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食療方
姜蔥粥:生姜、蔥白各20克,粳米150克。入米煮粥,待熟時加生姜、蔥白,稍煮即可,趁熱食用,具有發散風寒解表的功效。
姜糖水:生姜20克,紅糖20克,加水200毫升,煮開后趁熱頻服,或加食熱粥,具有祛風散寒溫中的作用。
冰糖白蘿卜:白蘿卜500克、冰糖2兩。白蘿卜清洗干凈,切片,加入冰糖,800毫升的清水,熬煮至剩下一半即可食用。
風熱咳嗽
癥狀:咳嗽、無痰,或有痰色黃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發熱、汗出,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食療方
蘆根粥: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藥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時加生姜,稍煮即可,具有清熱化痰、生津的功效。
魚腥草涼拌生食:新鮮的魚腥草100-200克,加入調料涼拌后食用,有清熱解毒、化痰的功效。
青橄欖北杏豬肺湯:青橄欖8個、北杏9克、豬肺適量燉湯。有清熱利咽,宣肺止咳作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中心主任、腎內科主任,現任醫療院長,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華中西醫結合臨床雜志》、《中國社區醫師》編委。長期從事現代中醫腎臟病臨床、科研工作,曾參與國家“七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等項目研究工作,其中關于糖尿病腎病的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著有《中西醫結合腎臟病診療學》、《內兒科疾病新療法》、《腎臟病中西醫診治》等,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獲2004年度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