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藥泡腳療效究竟有幾何 醫生教你怎么泡
中醫認為,“中藥洗腳,勝吃補藥”。泡腳,醫學上稱為足浴,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健康的健身方式,可防病治病。
不過,泡腳隨性,但不隨便。買足浴盆,放中藥,消費者把泡腳變成了一件享受又養生的事情。
方法需適當
中醫有“腎主兩足”的說法,可見,足與五臟六腑中腎的關系為密切。所以在冬天天寒地凍之時,泡腳為合宜,可補腎益氣,令血液循環更加舒暢,調節五臟六腑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泡腳之前,水中加入中藥。在熱水的作用下,大部分泡腳的中藥的成份都是活血化瘀、強筋續骨的。
由于足底的皮膚是角質層厚的,事實上,中藥滲透入皮膚是不太可能的。然而,這些泡腳的中藥藥液能軟化角質層,再加上藥液本身的溫度,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調和周身氣血,從而加強五臟六腑的運作。
以中藥泡腳,方法需適當。餐后1小時內盡量避免泡腳,否則容易令血液流向下肢,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泡腳時,水溫不可過高,以40度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15至20分鐘即可,患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可適當延長時間。
泡腳過程中或泡腳之后可做適量的足部按摩,比如可以按摩50下位于足心的涌泉穴,令氣血運行更加通暢。結束之后用干毛巾輕輕擦拭雙足,并盡快睡覺。
另外,泡腳用的中藥不宜重復利用,也不應急于求成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萬事萬物貴在堅持,持之以恒才有療效。
心腦疾病患者和老年人若在泡腳途中感到不適,則應立即停止;女性經期期間以中藥泡腳需謹慎,盡量避免或直接向專業醫生詢問。另外,兒童泡腳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影響骨骼發育。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64年2月出生,1987年畢業于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1994年畢業于軍醫進修學院,獲碩士學位,2001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會員,入選衛生部醫學專家庫、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專家庫專家,全軍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曾任全軍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專業委員會秘書。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2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專著1部(國內第一部紅外熱像技術應用專著),參與編著專著3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現負責TTM (Thermal Texture Maps)技術的臨床應用與研究工作。通過對功能影像技術應用研究與傳統醫學、自然醫學的理論與應用的結合,開創了全新的健康管理事業。目前重點從事整體醫學和功能醫學研究,專修運氣學,擅長多種常見病疑難雜癥的治療調理。
曾多年從事物理因子的臨床應用研究,擅長微波治療痔瘡,該療法對各種分期的內外痔、混合痔通常只需一次治療,無需住院,較常規手術痛苦小、安全、術后并發癥少,療效好。研究生期間專攻腫瘤熱療研究,并開展了射頻治癌的臨床工作。國內外先報道了“超短波療法治療自發性氣胸”技術,該方法簡單、安全、無痛苦,療效好。對面神經麻痹、毛細血管瘤、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軟組織、關節運動損傷的理療有專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足浴盆這么用
在沒有足浴盆之前,我們是用木盆或塑料盆泡腳,但水的溫度會慢慢降低,尤其在冬天,需要不斷加入熱水以保持水溫。
足浴盆的方便之處就在于,水溫可以手動調節并且一直保持恒定,省卻很多麻煩。
現代的足浴盆添加了更多功能,除了可以自動加熱保溫之外,還可以有沖浪按摩、振動按摩、臭氧殺菌等功能。在泡腳的同時,足浴盆的按摩功能幫助按摩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臭氧消毒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殺菌作用,但在治療腳氣方面的功效就難下定論。
利用足浴盆泡腳時,并非以任何中藥泡腳都有益健康,應對癥下藥為佳。
腳臭人士可用鹽加之;若足部干燥加入醋可改善;胃寒人士可加入生姜、陳皮與薄荷。白芍、益母草、當歸泡腳,可改善女性痛經與手腳冰冷的癥狀;連翹、金銀花泡腳可清熱降火。
冬季較易感染風寒感冒,可用艾葉煮水泡腳;若身患風寒,則建議用紅花和艾草泡腳,幫助緩解感冒癥狀。
泡腳時,水量要高于腳踝。長期堅持,不僅有保健的功效,甚至還可緩解頭痛、失眠的癥狀。
現代技術的確可以令更多人享受到中藥的益處,但也應注意,在選擇足浴盆時要挑選質量高的產品,以免發生意外。為防止泡腳完后有滑倒的情況,建議在足浴盆下放一條毛巾,以便泡腳后擦干雙足。